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降低热喷涂涂层孔隙率的方法

刘美淋 , 孙宏飞 , 于惠博 ,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04.003

热喷涂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涂层孔隙是不可避免的.当涂层用于防腐蚀时,腐蚀介质会通过孔隙到达基体表面,从而造成防护失败.因此,封孔处理是提高涂层防腐蚀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涂层封孔处理的方法,对未来涂层封孔技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一种新的涂层封孔剂--釉.

关键词: 热喷涂 , 孔隙率 , 封孔 ,

陶瓷注射成型中粘结剂的热脱脂特性评价

, 周伟革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6.010

脱脂是陶瓷注射成型工艺的制约性步骤.通过热分析的方法研究了PW+EVA+SA的热特性.通过计算的方法和实测的方法得到粘结剂整体的热失重曲线,发现两者较为接近,继而提出了一个定量评价粘结剂脱脂特性的物理参量--脱脂惯量.通过对脱脂惯量的计算发现PW78%+EVA21%+SA1%粘结剂体系具有最好的脱脂特性.

关键词: 陶瓷注射成型 , 热脱脂 , 脱脂惯量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法制陶瓷粉末的煅烧处理

, 王斌 , 夏风 , 肖建中 , 张晓岩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5.06.027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ceramic injection molding,简称CIM)是一种新型陶瓷成型技术,在成型形状复杂的零件和精确控制零件尺寸上有着其它工艺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工艺本身对粉末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研究了通过煅烧处理来改变粉末的粒度大小和颗粒的形状,发现经1250℃煅烧的粉末具有适合注射成型的颗粒形状和颗粒大小.

关键词: CIM , 煅烧

降低涂层孔隙率的研究进展

于惠博 , 孙宏飞 , , 刘美淋

材料导报

热喷涂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涂层孔隙是不可避免的.当涂层用于防腐蚀时,腐蚀介质会通过孔隙到达基体表面,从而造成防护失败.因此,封孔处理是提高涂层防腐蚀性能的重要途径.总结了涂层孔隙产生原因及封孔处理的目的,简述了降低热喷涂涂层孔隙率的方法,对未来涂层封孔技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种新型封孔剂--釉.

关键词: 热喷涂 , 孔隙率 , 封孔 ,

粉末处理对陶瓷注射成形的影响

罗威 , 肖建中 ,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2.035

陶瓷注射成形是先进的陶瓷近净成形技术,可以高效成形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而粉末处理是陶瓷注射成形中最复杂和重要的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陶瓷注射成形过程中的粉末处理步骤,并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陶瓷注射成形 , 粉末处理

陶瓷注射成型数值模拟及其进展

张晓岩 , , 肖建中

材料导报

详细阐述了国内外近年来陶瓷粉末注射成型模拟的最新进展及其动态,包括单相流模型、颗粒模型、两相流模型、混沌及分形理论和多重网格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CIM , 计算机模拟 , 两相流模型 , 混沌分形

管道阴极保护断电电位测量结果分析

罗鹏 , 金鑫 , 徐承伟 , 薛致远 , 高强 , 张永盛

腐蚀与防护

采用GPS卫星同步断电法对忠管道进行了断电电位测量,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忠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表明,三层PE管道相比于环氧粉末涂层管道更容易出现过保护现象,而且还容易受到干扰;电位是反应管道所处状态的主要指标,阴极保护系统的通电电位呈规律分布,但断电电位影响因素复杂,无明显规律.

关键词: 阴极保护 , 通电电位 , 断电电位

老挝沙耶里巴莱孔沙湾金矿床研究

密文天 , 张雪松 , 辛杰 , 穆军青

黄金 doi:10.11792/hj20161004

孔沙湾金矿床位于老挝中辽地区的西部巴莱县,矿床金平均品位达3.65×10-6。在下二叠统的剪切构造带中发现厚度大于300 m的透镜状、细脉状金矿(化)体,判断该地层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金矿体的产出受NNE向为主的宽缓复式褶皱、断裂和纵向、NNW向的断裂、次级褶皱以及横向次级断裂控制,同时矿区大量节理裂隙、面理构造以及众多小型次级断裂构造发育。矿区单元素异常总体呈NE向,与矿区大断裂构造方向一致;硅质岩及角岩中的Au元素异常平均值较高,达0.021×10-6及0.022×10-6;二叠系玄武岩和硅质岩中Au元素异常值最高,达0.69×10-6,具备良好的成矿远景。推断孔沙湾金矿床类型属于为受构造和次级构造破碎带控制的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关键词: 孔沙湾金矿床 , 元素异常 , 成矿远景 , 金矿床类型

磺甲基化腐植酸缩聚物的合成及性能应用

张光华 , 张昕玮 , 李俊国 , 郭艺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4.042

以腐植酸、甲醛、对氨基苯磺酸钠、尿素等为原料,依次经过磺甲基化、缩聚反应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侧链结构的腐植酸分散剂,磺甲基化腐植酸缩聚物(简称 HBF)和磺甲基化腐植酸脲醛缩聚物(简称 HBUF)。通过对比考察了两种分散剂对陕西长煤的水煤浆的成浆性能、浆体稳定性能以及两种分散剂在煤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具有较长侧链的 HBUF分散剂具有较好的分散降粘效果,其用量为0.45%时,长煤的最高制浆浓度达68%,两种分散剂在煤颗粒表面均呈现单分子层吸附特征,其中 HBUF吸附量大,吸附平衡常数高。

关键词: 磺甲基化 , 腐植酸 , 水煤浆 , 分散剂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