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叙燕
,
胡楚江
,
段宝美
,
李玲霞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7.02.024
采用扫描电镜和大样电解等检验方法对抗硫管线钢的冶炼过程试样和连铸坯中夹杂物的数量、尺寸、成分、形貌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钢液经过LF精炼后,显微夹杂物的面积比降低了34.7%;中间包钢液的夹杂物面积比较VD出站增加了6.1%.LF进站钢液中的夹杂物主要为A12O3夹杂物,在LF精炼和VD真空处理过程中由于钢渣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以CaO、MgO、A12O3为主要组成的复合型夹杂物.钙处理后夹杂物中的CaO和Al2O3的物质的量比接近12:7,并与钢液发生了脱硫反应,形成了含CaS的复合夹杂物.中间包开浇阶段铸坯中的显微夹杂物和大型夹杂物都明显高于稳定浇铸状态;在稳定浇铸状态下,铸坯中的w(T[O])小于15×10-6,大型夹杂物的含量小于0.2 mg/kg;大型夹杂物的主要来源是钢包引流砂、结晶器保护渣.
关键词:
抗硫管线钢
,
非金属夹杂物
,
夹杂物自动检测
,
大样电解
王寒冰
新型炭材料
杨全红教授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开设“碳质纳米材料和绿色电源科技”课程多年,后又在天津大学全校范围内开设“简单造就神奇--从富勒烯、碳纳米管到石墨烯”的创新选修课。“梦想照进现实”、“简单造就神奇”以及“科研嗅觉、科研味觉”是这两门课共同的主题词。科学追梦之旅中的“柳暗花明”和“无心插柳”、纳观世界中的“至简至奇”触动着少年同学的心弦;潜移默化中,“灵敏嗅觉”和“发达味觉”成为少年同学对“创新”的理解……课后作业,同学们用诗词歌赋书写着对科学的热爱和科研生活的憧憬……此文为其中的一篇作业,作者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08级王寒冰同学。该文生动地描述了富勒烯发现中的“意外之美”、碳纳米管发现中的“失落之美”以及石墨烯发现中的“追寻之美”,字里行间透着对“碳”之“美”和科研之美的感悟……
关键词:
刘丽玲
,
袁国翠
,
牛耀玉
,
田超
腐蚀与防护
对宝浪油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水质、腐蚀挂片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系统腐蚀严重.为了确定腐蚀影响因素,进行了污水流速、温度、pH等因素对腐蚀速率影响的试验研究.初步确定了这些因素对宝浪油田污水腐蚀影响规律,为日后制定防腐蚀措施可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污水
,
腐蚀
,
影响因素
钛工业进展
回顾了2004年宝钛股份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介绍了近期中国钛行业所面临的问题,简述了宝钛股份的"十一五"发展战略及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宝钛股份
,
2004年
,
经营
,
展望
冯帅
,
谢建军
,
王纲
,
王明松
钢铁研究
通过分析邯宝2号高炉锌的走向及平衡,计算得出:2号高炉的锌负荷为0.555 9kg/t,入炉原料中烧结矿是高炉锌的主要来源,烧结矿带入高炉锌的比例达到81.76 %;2号高炉的排锌率仅为46.12%,高炉正处于锌的积蓄期,有可能使炉况出现波动和风口上翘.严格控制烧结矿、球团矿的锌含量是解决锌危害的有效措施.随着焦炭中ZnO含量的升高,焦炭的CRI提高,CSR降低;随着ZnO含量的提高,烧结矿和球团矿RDI+6.3下降,RDI-3.15和RDI-0.5均上升,但烧结矿粉化比球团矿严重.
关键词:
锌平衡
,
排锌率
,
焦炭
,
烧结矿
,
球团矿
黄青松
,
吕瑞典
,
张健
腐蚀与防护
通过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与分析、土壤埋片试验分析以及腐蚀电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宝浪油田区域四种类型的土壤进行了腐蚀性分析,得出该区域土壤的综合腐蚀性以及强弱分布规律,对宝浪油田埋地管道防腐蚀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宝浪油田
,
土壤腐蚀性
,
腐蚀速度
付晓磊
,
赵春晖
,
张翼轩
,
陈艳华
,
李常
,
赵龙铉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2.140151
以新药设计原理中的拼合原理为指导,将对苯二酚一侧酚羟基与具有生物活性的氨基酸进行偶联,以期得到活性更好、毒性更低的对苯二酚氨基酸缀合物.将对苯二酚的一侧酚羟基进行保护得到对苄氧基苯酚,将氨基被保护的氨基酸与其酚羟基进行偶联,去掉保护基后得到8种对苯二酚的氨基酸缀合物.在对苄氧基苯酚的酚羟基上引入乙酸连接片段,与氨基酸甲酯盐酸盐进行偶联,去掉保护基后得到8种对苯二酚的氨基酸缀合物.通过IR、1 H NMR、13C NMR和ESI-MS等技术手段对所合成的16种氨基酸缀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美白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HQ-3b、HQ-3c、HQ-4a、HQ-4b、HQ-7c和HQ-8a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物α-熊果苷(IC.=3.60),其中HQ-4b的IC50值低至0.15,有望成为新型化妆品美白剂.
关键词:
对苯二酚
,
氨基酸
,
美白活性
,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