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军
,
郭刚
,
汪斌华
,
段小平
,
吴健春
,
黄婉霞
,
涂铭旌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4.02.002
以金红石纳米TiO2为抗老化添加剂改性了PP材料,采用TEM、XRD、UV-VIS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纳米TiO2的性能特征,用氙灯耐气候试验机人工加速了PP材料的老化降解,对比分析了纯PP和改性PP老化期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用SEM分析了PP材料的断口表面形貌及纳米TiO2的分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及其复合材料对PP材料有增韧增强作用,并能赋予改性材料优异的耐候性能,延长PP制品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纳米TiO2
,
聚丙烯
,
抗老化
,
力学性能
,
断口形貌
吴青松
,
欧阳页先
,
赵江涛
,
段小平
,
龙安
钢铁研究
利用拉伸实验装置研究了高强IF钢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高强IF钢是应变速率敏感性材料,在应变速率10-4~103/s的范围内,应变速率对高强IF钢的应变硬化率与屈服强度的影响具有2阶段性。在第一阶段,应变速率较低,应变硬化率与屈服强度对应变速率的敏感性较小;在第二阶段,应变速率较高,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应变硬化率迅速降低,屈服强度迅速增加。
关键词:
高强IF钢
,
应变速率
,
应变硬化率
,
屈服强度
叶仲超
,
段小平
钢铁研究
采用对比法,研究了烘烤对WH180B和WH180Y 2种相同强度级别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使WH180B屈服强度提高了48MPa,抗拉强度提高了25MPa,而伸长率则由烘烤前的43%下降到18%;相同强度级别的WH180Y其强度和伸长率不受烘烤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对烘烤硬化特性和机理进行了探讨,烘烤硬化钢的硬化是由固溶的C向位错偏聚,形成"柯氏气团"和可能由此产生的微小析出相造成的.
关键词:
烘烤硬化
,
力学性能
,
固溶碳
,
位错
,
析出相
郭刚
,
杨定明
,
熊玉竹
,
段小平
,
黄婉霞
,
涂铭旌
功能材料
采用水悬浮液法研究比较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和纳米ZnO的紫外-可见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金红石型纳米TiO2具有比纳米ZnO更加优异的紫外线屏蔽性能,并对两种材料的屏蔽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和纳米ZnO两类改性PP材料,用氙灯耐气候试验机对所制备材料进行了28天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对比测试了纯PP和两种改性PP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和外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少量金红石型纳米TiO2或纳米ZnO都可以大幅度的提高PP的抗老化性能,而金红石型纳米TiO2改性PP的抗老化性能要明显优于纳米ZnO改性PP材料.文章最后用SEM对纳米TiO2在PP材料中的分散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金红石型纳米TiO2
,
纳米ZnO
,
紫外-可见光学特性
,
聚丙烯
,
抗老化
段小平
,
黄婉霞
,
郭刚
,
曹建军
,
涂铭旌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4.03.005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制得纳米TiO2/POE/PP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TiO2和POE对其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对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有一定的提高,当添加量为4%时其冲击强度增加最大;当超过这个添加量时,由于纳米粒子团聚,冲击强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弹性体POE的加入改善了复合体系的韧性,而且对其拉伸强度的影响不是很大.
关键词:
聚丙烯
,
纳米TiO2
,
POE
,
流变性能
,
力学性能
曹建军
,
郭刚
,
段小平
,
吴健春
,
涂铭旌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6.01.009
采用荧光紫外灯对金红石型纳米TiO2改性聚丙烯材料进行了加速老化试验,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纳米TiO2改性聚丙烯等材料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结果表明金红石型纳米TiO2在紫外光区有很强的屏蔽特性,添加0.5% 就能够将聚丙烯的紫外线屏蔽性能提高2倍;当与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复合使用时能够产生协同作用,将聚丙烯的紫外线屏蔽性能提高9倍,人工加速老化14 d后的紫外屏蔽性能未发生改变,从而能够赋予聚丙烯长效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
关键词:
纳米TiO2
,
聚丙烯
,
紫外-可见光
,
光谱
,
抗老化
骆良顺
,
刘桐
,
张延宁
,
苏彦庆
,
郭景杰
,
傅恒志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619
对Al-15%Y (质量分数)过共晶合金在1~100 μm/s的抽拉速率下进行定向凝固实验, 研究抽拉速率对组织演化及Al3Y相生长规律的影响. 结果表明, 铸态Al-15%Y合金主要由Al3Y先析出相和Al3Y/Al共晶体组成. 在定向凝固过程中, 当抽拉速率为1 μm/s时, Al3Y相为不规则形状且边界清晰, 为小平面的生长特性. 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加, Al3Y相的形貌逐渐转变为拉长的六棱柱形态, 其中少量的Al3Y相具有中空形貌. 当抽拉速率为10和20 μm/s时, Al3Y相按粗大的六棱柱形态生长. 进一步增加抽拉速率至100 μm/s时, 组织中出现“十”字形貌的Al3Y相, 为2个六棱柱垂直交叉结构, 类似枝晶的生长形式. 在抽拉速率增加的过程中, 固/液界面前沿逐渐出现领先相, 且凝固速率越大, 领先距离越长.
关键词:
Al-Y过共晶合金
,
定向凝固
,
金属间化合物Al3Y
,
组织演化
骆良顺
,
刘桐
,
张延宁
,
苏彦庆
,
郭景杰
,
傅恒志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619
对Al-15%Y(质量分数)过共晶合金在1~100 μm/s的抽拉速率下进行定向凝固实验,研究抽拉速率对组织演化及Al3Y相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Al-15%Y合金主要由Al3Y先析出相和A13Y/Al共晶体组成.在定向凝固过程中,当抽拉速率为l μm/s时,Al3Y相为不规则形状且边界清晰,为小平面的生长特性.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加,Al3Y相的形貌逐渐转变为拉长的六棱柱形态,其中少量的Al3Y相具有中空形貌.当抽拉速率为10和20 μm/s时,A13Y相按粗大的六棱柱形态生长.进一步增加抽拉速率至100μm/s时,组织中出现“十”字形貌的Al3Y相,为2个六棱柱垂直交叉结构,类似枝晶的生长形式.在抽拉速率增加的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逐渐出现领先相,且凝固速率越大,领先距离越长.
关键词:
Al-Y过共晶合金
,
定向凝固
,
金属间化合物Al3Y
,
组织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