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32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氟硼酸盐锡铅合金镀液中锡、铅含量的测定

郭光美 , 王云清 , , 赵韵琪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0.03.010

针对传统的氟硼酸盐锡铅镀液中锡、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所存在的重现性差、测量结果不准确等缺点进行了改进.采用氟化铵作为掩蔽剂以消除Sn2+的影响,经多次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终点变色敏锐、准确度高.

关键词: 锡铅合金 , 氟硼酸盐 , 锡含量 , 铅含量

聚氨酯软的结晶行为及其智能响应特性

周虎 , 曾坚贤 , 陈东初 , 范浩军 , 曾俊长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两步溶液共聚技术制备了一种温聚氨醋材料,并对其软的结晶行为以及智能响应特性和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聚氨酯具有典型的嵌和微相分离结构,软和硬各具独立的结晶熔融转变温度(软的结晶熔融转变温度定义为开关温度),且软的结晶具有较好的热致町逆性.当温度低于开关温度时,软具有完整的结晶形态,温聚氨酯膜的内部自由体积孔洞尺寸和透汽性均较低;当温度高于开关温度时,软结晶完全熔融,消失,同时膜的内部自由体积孔洞尺寸和透汽性均明显增大,显示了温特性.温聚氨酯软的相态转变决定材料的智能响应特性,并且这一过程可通过外界温度的改变加以控制.

关键词: 智能材料 , 聚氨酯 , 结晶行为 , 特性

开封济河水系底泥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王洪涛 , 张俊华 , 张天宁 , 姜玉玲 , 丁少峰 , 郭廷忠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8.2015123101

济河水系开封底泥为研究对象,沿河采集75个底泥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分析重金属富集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济河开封底泥Cd、Cr、Cu、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24.51、67.86、290.65、28.46、115.34、1936.95 mg·kg-1,远高于我国潮土背景值.富集系数分析表明,底泥各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146.10) >Zn(19.62)> Cu(9.89) >Pb(3.83) >Cr(0.89) >Ni(0.88),其中Cd、Cu、Zn已显著富集污染,Cr、Ni无明显富集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底泥各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d>Cu>Zn>Pb>Ni>Cr,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7259.21,属于很强生态风险,RI“很强”等级样点主要分布在黄汴河、化肥河、济河下游及马家河下游河段,镉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关键词: 开封市 , 济河 , 底泥 , 富集 , 潜在生态风险

含糖嵌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胶束的自组装?

周开春 , 徐慕儒 , 武俊紫 , 权静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9.030

采用酶促法合成含半乳糖单体6-O-乙烯基壬二酸-D-吡喃型半乳糖酯(OVZG),采用可逆加成-链断裂转移自由基聚合法(RAFT聚合)将大分子引发剂二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甲酯(DEGMA)和 OVZG有效结合,制备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分散系数(PDI)较低的温性含半乳糖嵌共聚物PDEGMA-b-POVZG.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认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表明,共聚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可以通过共聚单体的比例进行调控,当PDEGMA与OVZ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时,含糖共聚物的LCST值为33℃.在37℃生理温度下,PDEGMA-b-POVZG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自组装形成的聚合物胶束是结构均匀、形貌规整的球形,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测得纳米微球的粒径约为167 nm,该温性半乳糖嵌共聚物在药物载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温度敏感性 , 含糖嵌共聚物 , LCST , 自组装

可降解聚酯型温性环状嵌共聚物的控制合成研究

杨丹丹 , 聂康明 , 张延好 , 王嵩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5.027

应用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ATRP)和"点击"化学中铜催化的炔基/叠氮偶极环加成(CuAAC)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可控合成了环状聚(ε-己内酯)-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yclic-PCL-b-PNIPAM)温性嵌共聚物.采用FT-IR、1H-NMR和GPC方法表征了其共聚产物的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用TGA 、DSC和静态水接触角方法,研究了环状嵌共聚物的热稳定性、温性和亲水性变化.相比于PCL-b-PNIPAM线形嵌共聚物,由于无端基的环状拓扑结构的形成,其相应环状两亲性嵌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PNIPAM温性链的相转变温度表现为37.5 ℃;亲水性亦有所变化.

关键词: 环状聚合物 , , 活性聚合 , 点击化学

性嵌共聚物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法合成及胶束性能

李素华 , 冷彩凤 , 熊太仔 , 闫绍鹏 , 袁坤山 , 于跃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丁酯(BA)为聚合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三硫代酯(TTC)为链转移试剂制成一系列的温性PBA-b-PNIPAM-b-PBA三嵌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并采用表面张力仪、分光光度计和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了自组装所得胶束的形态和温特性,其中所有嵌段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小于1.6×10-3 mg/mL,嵌共聚物具有表面活性;嵌共聚物具有显著的温性,随BA/NIPAM质量比增加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越低;升高温度胶束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LCST时有最小值.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 胶束性能 , , N-异丙基丙烯酰胺

性三嵌mPEO-b-PLLA-b-mPEO水凝胶的合成

付鹏 , 万婧思 , 白俊敬 , 王晓兵 , 赵清香 , 刘民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配位开环聚合和偶合反应合成了设计相对分子质量为1.2万、1.5万和2万的聚环氧乙烷-聚乳酸-聚环氧乙烷(mPEO-b-PLLA-b-mPEO)两亲性三嵌段聚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了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设计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一致,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1.15、1.15和1.27.透射电镜和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形成核壳状结构的胶束,粒径大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凝胶-溶胶转变相图结果表明,随着亲水、疏水链比减小,临界凝胶-溶胶转变温度升高.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 , 聚乳酸 , 胶束 ,

两亲性温共聚物P(NIPAAm-co-DMAAm)-b-PLA的合成与表征

曹阳 , 任杰 , 徐敏明

材料导报

合成了一种温性嵌两亲性共聚物P(NIPAAm-co-DMAAm)-b-PLA.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含端羟基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 和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m)的温性无规共聚物,利用端羟基开环丙交酯得到两亲性嵌共聚物P(NIPAAm-co-DMAAm)-b-PLA.核磁氢谱的结果验证了嵌共聚物的成功合成,此两亲性共聚物在水中可以自组装成胶束,采用可控温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了其温性能,测量结果表明,嵌共聚物显示了较好的温度敏感特性,相转变温度LCST被成功地调节到40℃以上.此嵌共聚物兼具良好的温度敏感特性,将在药物缓释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 两亲性共聚物 , 药物载体

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类三嵌共聚物的温性聚集行为

刘新普 , 曹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两种温性不同嵌序列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的三嵌共聚物P(DMA32-b-NIPAM166-b-DMA32)、P(NIPAM65-b-DMA30-b-NIPAM53)溶液的聚集形貌进行了研究,前者在15℃不同质量浓度均以单分子线团聚集,50℃时1.0 g/L形成胶束间大聚集体,直径约为3.3μm,降低质量浓度至0.1g/L及以下则形成多分子胶束,但无胶束间聚集体形成。后者在15℃、50℃,1.0 g/L质量浓度均形成胶束间聚集体,降低质量浓度至0.1 g/L、0.01 g/L则只形成多分子胶束,胶束直径约60 nm-90 nm。

关键词: 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 , 三嵌共聚物 , 原子力显微镜 , , 聚集形貌

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三嵌共聚物的可控制备与温行为

刘新普 , 冯新亮 , 曹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为聚合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与"点击"化学结合制备了两种温性三嵌段聚合物P(DMA32-b-NIPAM166-b-DMA32)(P(DND))和P(NIPAM65-b-DMA30-b-NIPAM53)(P(NDN)),三嵌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可控(Mw/Mn<1.25),最低临界相溶温度(LCST)分别为33℃和40℃.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共聚物聚集形貌(云母片成膜),1.0 g/L的P(DND)共聚物分子在15℃倾向形成直径约20 nm~40 nm的球形胶束,随后发生多分子聚集,45℃球形胶束间聚并成直径较大的聚集体(400 nm~800 nm);P(NDN)共聚物在15℃以直径为160 nm~200 nm的球形胶束或环状胶束聚集,在45℃则形成直径为1μm~2μm的大聚集体.

关键词: 三嵌共聚物 , N-烷基丙烯酰胺 , 可控聚合 , , 聚集形貌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43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