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74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固溶体型Fe-Co-Ni多元合金镀层在海水环境下的耐蚀性研究

, 纪秀林 , 胡彪 , 丁伟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1.012

采用电沉积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用硫酸盐溶液制备Fe-Co-Ni多元合金镀层.研究温度、电流密度、pH值等工艺参数对该多元合金镀层在模拟海水环境下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EDS等分析手,分别研究Fe-Co-Ni合金镀层的结构、表面形貌及其化学成分,表明该多元合金镀层由94.92%(质量分数)Ni,2.58%(质量分数)Co和1.47%(质量分数)Fe构成,为固溶体结构,且表面平整、组织致密.电化学方法研究该多元合金镀层在海水环境下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其耐蚀性显著优于304不锈钢,且在pH值为3.8、电流密度为6 A/dm2、温度为50℃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合金镀层具有最好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电沉积 , 合金镀层 , 耐蚀性 , 固溶体

差对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聚焦场的影响

赵肇雄 , 刘勇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6.001

利用Richarda-Wolf矢量衍射积分公式,获得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经具有初级差的高数值孔径系统聚焦后的三维光场复振幅函数,模拟了不同差系数下聚焦光场的纵向分布,以及焦平面和光轴上的光强.研究表明,初级差的存在导致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的会聚光场发生偏移和变形,焦平面光强的分布和光轴上的光强峰值都受初级差和入射光偏振态的共同影响,偏振态和初级差不影响聚焦光场在光轴上的对称分布.

关键词: 物理光学 , 贝塞耳-高斯光束 , 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 , 径向偏振 , 方位角偏振 ,

浅谈板坯连铸机扇形的改进

刘俊玉 , 周卓锁 , 李井锋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7.06.009

介绍唐山不锈钢公司提高扇形的使用寿命以及对设备进行的改进与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板坯连铸机 , 扇形 ,

复合喷管收敛的制备

徐戈 , 赵辉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3.03.0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复合喷管收敛的制备过程,并对其材料选择、工艺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 烧蚀材料 , 三维织物 , 布带缠绕

锅炉低温省煤器失效分析

黄靖国 , 刘小辉 , 王建军 , 郑文龙

腐蚀与防护

锅炉低温省煤器盘管在短期运行后(3个月)发生严重泄漏,经化学、金相、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该管段母材上原存在有缺陷,后在硫酸腐蚀下导致泄漏停机.建议省煤器制造时进行无损检测及水压试验.

关键词: 省煤器盘管 , 硫酸腐蚀 , 20g钢

搅拌摩擦焊舱与铸造舱应用比较分析

范开春 , 郭辉荣 , 肖任勤 , 唐众民

宇航材料工艺

从生产工艺、力学性能、产品质量等几方面,将搅拌摩擦焊(FSW)舱与传统的铸造舱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搅拌摩擦焊舱具有性能稳定、承载能力高、尺寸精度高的优势.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 铸造 , , 优势

板坯连铸机扇形强度和刚度分析

秦文彬

连铸

本文根据板坯连铸机扇形的载荷情况,对扇形进行整体建模,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扇形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考虑在生产过程中高温铸坯对扇形变形量的影响,为扇形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板坯连铸机;扇形;强度;刚度

板坯连铸机扇形强度和刚度分析

秦文彬 , 胡玉梅 , 刘芳 , 曾珊

连铸

根据板坯连铸机扇形的载荷情况,对扇形进行整体建模,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扇形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考虑在生产过程中高温铸坯对扇形变形量的影响,为扇形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板坯连铸机 , 扇形 , 强度 , 刚度

大板坯连铸机扇形的预变形优化研究

马长文 , 郑天然 , 陈松林 , 杨晓山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7.06.007

结合辊缝实际测量数据和扇形结构特征的分析,查明了引起板坯铸机扇形内部辊缝变大的主要原因.基于扇形内弧辊架梁受力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扇形预变形优化方法.按照扇形内部辊缝变大的程度确定铸机实施调整的区域,实施后将扇形内部辊缝增大量控制在0.2mm以内.

关键词: 大板坯连铸机 , 扇形 , 辊缝 , 预变形 , 中心偏析

法渗碳扩散方程的解析解

李云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0.01.009

用数学解析法对两法渗碳扩散方程求解并加以证明和推论,给出了一、两及多气体渗碳的碳浓度分布方程.由此可加深理解渗碳过程的物理本质,优化渗碳工艺技术参数,并可作为评定数值解误差的最好依据.

关键词: 法渗碳 , 扩散方程 , 解析法碳浓度分布方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7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