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东
硅酸盐通报
在现代建筑中,防火涂料的使用非常普遍,它已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在使用防火涂料后,可以防止和减缓火灾的发生,进而有效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于钢结构建筑、饰面、电缆和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等防火涂料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非膨胀型和膨胀型两种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并对我国防火涂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多功能和环保型防火涂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防火涂料
,
发展现状
,
阻燃剂
,
研究进展
段晓东
,
叶恩东
,
吴永涛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6.05.015
以致密电熔刚玉、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选用铝酸钙水泥、硅微粉和ρ-Al2O3微粉为主要结合剂,采用电熔刚玉为骨料,固定骨料基质=7030(质量比),基质组成中固定电熔镁砂细粉、α-氧化铝微粉加入量均为6%不变,改变致密电熔刚玉细粉、铝酸钙水泥、硅微粉和ρ-Al2O3微粉的加入量,配制成3种结合系统的刚玉-MgO浇注料.铝酸钙水泥-硅微粉结合系统中硅微粉加入量固定为1%,铝酸钙水泥加入范围为0~15%;硅微粉结合系统中硅微粉的加入范围为0.3%~2.5%;ρ-Al2O3微粉-硅微粉结合系统中硅微粉加入量固定为0.3%,ρ-Al2O3微粉的加入范围为1%~10%.检测1000 ℃ 3 h、1350 ℃ 3 h、1600 ℃ 3 h处理后试样的冷态耐压强度、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加热永久线变化率等物理指标和抗渣侵蚀和渗透性能,研究3种结合系统对刚玉-MgO浇注料的物理性能和抗渣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控制基质中结合剂的加入量可以获得综合物理性能优良的无水泥刚玉-MgO浇注料;硅微粉和ρ-Al2O3微粉-硅微粉结合刚玉-MgO浇注料的抗渣性能优于铝酸钙水泥-硅微粉结合刚玉-MgO浇注料.
关键词:
刚玉-MgO浇注料
,
铝酸钙水泥
,
硅微粉
,
ρ-Al2O3
,
抗渣性
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晓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王礼鹏
,
赵永椿
,
张军营
,
姚斌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准东煤易着火、燃尽率高,是优良的动力用煤,但高水分、高碱金属含量特性导致其在锅炉燃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沾污结渣.系统采集燃用准东煤比例约为75%的新疆某电厂1#炉各部位灰渣样,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仪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对灰渣样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钠在烧结灰块中的沉积多于浮灰,整个烟气流程中,中温对流受热面(500~700℃)上的灰渣中钠含量最高;灰渣的矿物组成包括常见的强沾污性的硫酸钙,同时还含有钠长石、钠铁硫酸盐和钠钙铝硅酸盐.
关键词:
准东煤
,
沾污结渣
,
矿物质
,
钠
范军
,
朱介寿
,
江晓涛
,
吴朋
,
杨宜海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13
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的研究是认识该区域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形变及高原内部物质向东运移的重要手段。通过搜集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站和野外临时地震台站记录的观测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成像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研究。研究结果揭示: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厚度比四川盆地的地壳厚度大10~20 km;在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莫霍面处存在大幅度的垂向错断和变形。从青藏高原东缘到四川盆地,岩石圈与软流圈分界面(LAB)显示出深度逐步增加、410 km 间断面深度则有变浅的趋势。在地壳的下界面和 LAB 界面间以及 LAB 界面与410 km 间断面间也存在多条不连续的分层。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的 LAB 界面的下方都有明显的低速层分布,但它们之间存在差别,四川盆地的 LAB 界面的下方低速层分布较为完整,而青藏高原东缘 LAB 界面下方的低速层分布中可见离散的高速块体分布。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深部结构的明显差异,体现了该地区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复杂性。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
接收函数
,
共转换点偏移叠加
,
岩石圈
,
软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