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78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沉积电压对电化学合成纳米ZnO多孔薄膜的影响

王春梅 , 杨立荣 , , 靳正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8.01.017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ZnO多孔薄膜.并用XRD、SEM、XPS等方法研究了沉积电压对薄膜表面形貌及薄膜表面元素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电压越大,越有利于薄膜片状晶的长大,且形成多孔结构;随着沉积电压的增大,薄膜表面从缺氧到富氧,再到缺氧;沉积电压为-1.0V时,薄膜为层状结构,其2μm厚的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透射率为75%,光学带隙宽度为3.6eV.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 ZnO薄膜 , 沉积电压

合成堇青石材料的烧成制度研究

, 杨立荣 , 黄转红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1.04.012

以粒度为3~4 μm的苏州土、8~10 μm的滑石粉和2~3 μm的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在MgO-Al2O3-SiO2三元相图低膨胀区选取不同的组成点配料,困料3d以上,以4.7 MPa压力半干压法成型为10 mm×10 mm×53 mm的试样,60℃干燥24h后入炉于1 400℃烧成.试验中设计了直接升温法和两种成核-生长法烧成制度,测试了这3种烧成制度下烧成试样的热膨胀系数,并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烧成制度Ⅲ的成核-生长法,最佳烧成温度为1 400 ℃时,可获得热膨胀系数为(1.6~1.7) ×10-6C-1的董青石材料;而且对促进晶核发育,降低合成堇青石材料热膨胀系数确实有利.

关键词: 堇青石 , 热膨胀系数 , 烧成曲线

影响合成堇青石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因素

, 杨立荣 , 陈嘉庚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7.03.011

以苏州土52.3%(质量分数,下同),滑石35.5%,工业氧化铝12.2%为基本配比,合成堇青石材料.分别考察了晶核剂、气孔率、原料预煅烧和急冷处理等因素对合成堇青石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晶核剂采用堇青石熟料,外加量(w)分别为5%、10%、15%、20%、25%和30%;成孔剂采用磨细的面包渣,加入量(体积分数)分别为5%、8%、10%、15%和20%;滑石的预煅烧温度选定1 000 ℃,研究滑石是否煅烧对合成堇青石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堇青石熟料在烧成反应中可作为晶种促进堇青石晶核的形成;一定数量均匀分布的小气孔对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有利,但气孔率太高反而影响材料性能;通过对滑石的预煅烧试验,证明对滑石进行1 000 ℃的预煅烧有利于降低热膨胀系数;对于急冷的处理方法,提出了与前人相反的观点,认为由于配料组成的差异,急冷未必能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当玻璃相组成为普通硅酸盐玻璃时,急冷的方法反而会增大合成堇青石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关键词: 堇青石 , 热膨胀系数 , 晶核剂

R22水平管液蒸发汽化规律可视化研究

田华 , 马一太 , 代宝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液式蒸发是广泛应用在大中型制冷热泵系统的蒸发换热模式之一.通过可视化手探索汽泡核化及生长规律进而揭示液蒸发机理,是一条重要的研究手.为了直接观测到水平管液蒸发汽化规律,本文设计了可视化试验台.通过对液式汽化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发现,汽泡在加热壁面上的汽化核心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汽泡从在壁面上出现到脱离壁面的汽泡生长时间大约在4~5 ms之间;汽泡脱离直径大约在1.4~1.8 mm之间;同时发现,提高蒸发温度和热流密度均能促进汽化过程.

关键词: 液蒸发 , 汽化规律 , 可视化 , 汽化核心 , 生长时间

5(6)-氨基-1-(4-氨基苯基)-1,3,3-三甲基茚的合成及其固化特性研究

纪清林 , 王菊花 , 曹青华 , 俞强 , 庄韦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1.04.002

以1,3,3-三甲基-1-苯基茚为原料,通过硝化、还原反应制备5(6)-氨基-1-(4-氨基苯基)-1,3,3-三甲基茚(PI-DA),其结构经FTIR、1H-NMR和LC-MS表征.以PIDA为固化剂,用DSC研究了E-44/PIDA固化反应,确定固化工艺条件,并用Kissinger及Ozawa方法分别计算得到该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6.48k J/mol和60.76kJ/mol,结合Crane公式求出反应级数为0.88.研究结果表明,与4,4’-二氨基-二苯砜(DDS)相比,PIDA熔点较低且带有环状茚结构,既降低了固化温度、缩短了固化时间,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E-44/PIDA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167.8℃,初始分解温度Td=361.71℃.

关键词: PIDA , 固化剂 , 固化反应 , 固化工艺 , 耐热性

改性沸石H-BEA催化4-苯基丁酸分子内付克反应合成1-萘

邱俊 , 王建刚 , 孙杰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367

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柠檬酸、草酸、酒石酸改性制备了H-BEA,并根据XRD和NH3-TPD对沸石H-BEA进行表征.采用上述改性沸石催化4-苯基丁酸分子内付克反应合成1-萘酮进行催化剂反应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以柠檬酸改性沸石H-BEA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进一步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1-萘酮产率达到94.3%.

关键词: 苯基丁酸 , , 分子内Friedel-Crafts , 沸石H-BEA

纤维素键合手性固定相拆分6种萘酮衍生物对映体

赵允凤 , 宋佳新 , 孙嘉仪 , 袁晓薇 , 郭兴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4.03035

使用 Chiralpak IC(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共价键合硅胶)手性柱,建立了采用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6种α-芳基萘酮类衍生物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比例、柱温和流速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显示6种化合物在异丙醇为改性剂的条件下均可获得较高的对映体分离度。热力学研究表明6种化合物对映体的手性拆分过程均受焓驱动影响,且低温有利于对映体分离。最终推荐分离化合物Ⅰ对映体的流动相是正己烷-异丙醇(90:10,v / v);分离化合物Ⅱ、Ⅲ、Ⅳ对映体的流动相是正己烷-异丙醇(99:1, v / v);分离化合物Ⅴ对映体的流动相是正己烷-异丙醇(85:15,v / v);分离化合物Ⅵ对映体的流动相是正己烷-异丙醇(80:20,v / v)。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 / min。6种化合物对映体均可在 Chiralpak IC 手性固定相上得到完全分离,证明该色谱柱对6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对映体选择性。

关键词: 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 , 手性固定相 ,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酮衍生物 , 对映体分离

浅谈板坯连铸机扇形的改进

刘俊玉 , 周卓锁 , 李井锋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7.06.009

介绍唐山不锈钢公司提高扇形的使用寿命以及对设备进行的改进与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板坯连铸机 , 扇形 ,

复合喷管收敛的制备

徐戈 , 赵辉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3.03.0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复合喷管收敛的制备过程,并对其材料选择、工艺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 烧蚀材料 , 三维织物 , 布带缠绕

锅炉低温省煤器失效分析

黄靖国 , 刘小辉 , 王建军 , 郑文龙

腐蚀与防护

锅炉低温省煤器盘管在短期运行后(3个月)发生严重泄漏,经化学、金相、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该管段母材上原存在有缺陷,后在硫酸腐蚀下导致泄漏停机.建议省煤器制造时进行无损检测及水压试验.

关键词: 省煤器盘管 , 硫酸腐蚀 , 20g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7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