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00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同方法评价几种工艺封闭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

赵景茂 , , 刘俊超

腐蚀与防护

使用磷-铬酸失重试验、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技术研究了铈盐封闭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并与氟化镍封闭、沸水封闭和重铬酸钾封闭方法进行了对比.铈盐封闭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在磷-铬酸失重试验中失重小于30 mg/dm2,达到了GB/T5237.2-2000中的规定.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和电化学试验表明,铈盐封闭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与其它几种方法封闭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相当.磷-铬酸失重试验、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技术这几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评价铝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且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稀土封闭绿色环保,封闭效果好,应用前景良好.

关键词: 铝合金 , 阳极氧化膜 , 绿色封闭 , 铈盐封闭

严重塞流现象与管顶部节流的瞬态模拟

李文升 , 郭烈锦 , 李乃良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对严重塞流现象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OLGA软件建立了实验系统的瞬态模型,对水平段长度为114 m,下倾段长度为133m,管高度为15,3 m,内径为50.8 mm的集输-管系统中的严重塞流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给出了相应流型图,并将管底部压力、管顶部持液率、塞周期等严重塞流特性参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还对控制严重塞流现象的管顶部节流法进行了模拟研究,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本文的瞬态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实验中发现的四类流型,但对严重塞流详细特性参数的模拟不够准确,对顶部节流的模拟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对顶部节流法消除严重塞流的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严重塞流 , 集输-管系统 , 瞬态模拟 , 顶部节流

用于节流控制的管严重塞流模型研究

周宏亮 , 郭烈锦 , 李清平 , 李文升 , 谢晨

工程热物理学报

开发了一种基于ODE方程的严重塞流模型,能在基本准确的模拟管严重塞特征参数的同时进行严重塞流节流控制特性的模拟.在阀门全开,无节流控制的时候,模拟得到的塞特征参数与实验数据及OLGA模拟结果符合较好;在阀门开度为9%,8%,7%时对严重塞流进行节流控制模拟,与OLGA节流模拟结果符合较好.该模型计算速度远快于OLGA模型,更能用于严重塞流的实时现场控制.

关键词: ODE模型 , 塞特征参数 , 节流控制 , 实时控制

下倾-管系统中严重塞流现象的周期特性

马华伟 , 何利民 , 罗小明 , 安慕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室内的模拟实验系统上对严重塞流的周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现象和管底部的压力波动信号分析后发现,严重塞流的周期主要取决于液塞形成和液塞流出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与气相表观流速,液相表观流速、下倾管倾角等实验参数有关.通过下倾管中的气体在积累阶段质量守恒方程,得到严重塞流周期计算模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测得的周期相比偏小.在较大的气、液相表观流速下,严重塞流周期计算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准确.

关键词: 塞流 , 严重塞流 , 周期 , 数学模型

水平-S型柔性管系统中空气-水两相塞流压力信号的特征分析

叶晶 , 郭烈锦 , 王跃社 , 陈森林 , 李乃良 , 蒋日新 , 张西迎 , 武国营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水平-S型柔性管中空气-水两相流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对各种流型下的管底部压力信号进行了特征分析,给出了管底部压力的变化速率、振幅谱特性以及分布律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从严重塞流到稳态流型,管底部压力变化速率变化更加剧烈且频繁;压力波动频率增大且周期性减弱,波动模式复杂;压力分布律峰值从较高压力区域移向较低压力区域,而且压力波动范围缩小,峰值压力也逐渐减小.

关键词: 空气水两相流 , 压力信号 , 特征分析

大豆乳的预处理

刘国庆 , 罗敏 , 龙国萍 , 朱翠萍 , 卿德林 , 王占生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5.010

针对"膜法回收大豆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工艺中的预处理部分进行研究.发现絮凝离心处理分别可以去除乳中65%左右的脂肪和90%左右的悬浮固体.袋式过滤和精密微孔管等精密过滤手对乳的预处理效果不佳,但是袋式过滤可以作为微滤之前的保安过滤方式.为了进一步去除乳中的杂质和同时灭菌,微滤过程是必须的.包括絮凝离心和微滤在内的预处理过程可以在蛋白质损失率只有10%左右的情况下将悬浮固体全部去除,脂肪去除率高达90%以上.中试的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大豆乳 , 预处理 , 微滤

高级胶橡胶的性能

张哲 , 廖双泉 , 郭明万 , 廖小雪 , 王丽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将胶通过中空纤维柱浓缩后,分别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脱蛋白处理,以得到非橡胶组分少的高级胶橡胶,并研究其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浓缩胶经过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胶橡胶的氮含量和挥发物含量显著降低;胶橡胶的硫化速率变慢,改善了胶橡胶易焦烧的性能;胶橡胶的力学性能提高,热稳定性降低.

关键词: 橡胶 , 脱蛋白 , 性能

防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杨红静 , 杨树章 , 马廷丽 , 高立国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3.020

介绍了国内外防蜡工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结蜡机理及结蜡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已被各油田广泛使用的四种防蜡技术(机械蜡、表面能防蜡、化学防蜡和微生物防蜡)的防蜡机理、特点、适用性及现场应用效果,以便能为各油田在生产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防蜡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提出改进现有技术和开发高效、稳定、多功能的防蜡剂是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结蜡机理 , 结蜡影响因素 , 防蜡技术 , 机械 , 表面能防蜡 , 化学防蜡 , 微生物防蜡

辊孔型内倒角半径对轧件变形的影响

喻海良 , 刘相华 , 李长生

钢铁

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对立辊孔型内倒角半径R为30、50、80、110 mm 4种情况下多道次-平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辊孔型内倒角半径对轧件切头尾量、轧件稳定轧件边部变形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既定条件下,第1道次-平轧制过程中,随内倒角半径的减小头尾不均匀区域长度减少,第2、3道次-平轧制过程中,随内倒角半径的增加,头尾不均匀变形区域长度道次增加量减少;对比采用R为30 mm的孔型辊和R为110 mm的孔型辊轧后轧件的头尾不均匀长度,前者比后者少5.03%;轧件稳定轧件变形程度随着孔型辊内倒角半径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内倒角半径;切头尾;辊;-平轧制

辊孔型内倒角半径对轧件变形的影响

喻海良 , 刘相华 , 李长生

钢铁

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对立辊孔型内倒角半径R为30、50、80、110 mm 4种情况下多道次-平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辊孔型内倒角半径对轧件切头尾量、轧件稳定轧件边部变形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既定条件下,第1道次-平轧制过程中,随内倒角半径的减小头尾不均匀区域长度减少,第2、3道次-平轧制过程中,随内倒角半径的增加,头尾不均匀变形区域长度道次增加量减少;对比采用R为30 mm的孔型辊和R为110 mm的孔型辊轧后轧件的头尾不均匀长度,前者比后者少5.03%;轧件稳定轧件变形程度随着孔型辊内倒角半径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内倒角半径 , 切头尾 , , -平轧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0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