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全
,
段莉蕾
,
赵杰
,
王来
,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5.024
研究了Sn-3.5Ag无铅钎料和Cu基体在钎焊和时效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生长行为.结果表明,在钎焊过程中,由于钎料中存在着Cu的溶解度,界面处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存在着分解现象.因此Sn-3.5Ag/Cu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与化合物层的分解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吸附作用,金属间化合物表面形成了纳米级的Ag3Sn颗粒.当钎焊接头在70,125,170℃时效时,钎焊时形成的扇贝状金属间化合物转变为层状.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厚度与时效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其生长受扩散机制控制.整个金属间化合物层和Cu6Sn5层的生长激活能分别为75.16 kJ/mol,58.59kJ/mol.
关键词:
无铅钎料
,
Sn-3.5Ag
,
金属间化合物
,
钎焊
,
时效
秦文彬
连铸
本文根据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的载荷情况,对扇形段进行整体建模,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扇形段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考虑在生产过程中高温铸坯对扇形段变形量的影响,为扇形段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强度;刚度
秦文彬
,
胡玉梅
,
刘芳
,
曾珊
连铸
根据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的载荷情况,对扇形段进行整体建模,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扇形段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考虑在生产过程中高温铸坯对扇形段变形量的影响,为扇形段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板坯连铸机
,
扇形段
,
强度
,
刚度
马长文
,
郑天然
,
陈松林
,
杨晓山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7.06.007
结合辊缝实际测量数据和扇形段结构特征的分析,查明了引起板坯铸机扇形段内部辊缝变大的主要原因.基于扇形段内弧辊架梁受力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扇形段预变形优化方法.按照扇形段内部辊缝变大的程度确定铸机实施调整的区域,实施后将扇形段内部辊缝增大量控制在0.2mm以内.
关键词:
大板坯连铸机
,
扇形段
,
辊缝
,
预变形
,
中心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