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连生
,
曾国平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2.019
制备了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CNTPME),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ACOP)在CNTPM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NTPME对ACOP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0.08 mol/L、pH=0.15的BR缓冲溶液中,在8.8×10-6~1.0×10-4 mol/L的ACOP浓度范围内,其示差脉冲伏安(DPV)峰电流与ACOP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64×10-6 mol/L.与化学修饰电极比较,该电极响应快,稳定性好,寿命长,抗坏血酸等十余种共存物质基本不干扰,可用于药物制剂中ACOP的定量测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
碳纳米管
,
粉末微电极
,
示差脉冲伏安法
刘超峰
,
郑燕青
,
仲维卓
,
王振红
,
胡行方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1999.03.007
本文以硝酸锌、尿素为原材料,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取向连生的氧化锌纳米晶粒.从结晶化学角度提出了晶粒的生长基元和取向连生机理,认为氧化锌晶粒取向是沿着晶轴c方向易于晶粒连生,它是由正、负六方锥面p{10 11-};p1{10 1-1-}面相互联结为主,其次为正、负极面c(0001)与-c(000 1-).
关键词:
纳米晶
,
均匀沉淀
,
取向连生
,
极性生长
,
生长基元
仲维卓
,
郑燕青
,
丁志立
,
施尔畏
,
华素坤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3.02.001
本文研究了在水热条件下ZnO、BaTiO3、La2/3TiO3和Fe2O3纳米晶粒的取向连生和枝蔓晶的形成.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模型讨论了纳米晶粒的取向连生和晶粒相连的枝蔓晶,其枝蔓晶的形成与通常枝蔓晶的形成机理是一致的,都是沿着晶体中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相互联结的稳定方向,为晶体生长速率最快方向,其分布的对称性与晶体结构的对称性是对应一致的.
关键词:
取向连生
,
枝蔓晶
,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
,
异质同构
李汶军
,
施尔畏
,
夏长泰
,
王步国
,
华素坤
,
仲维卓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1998.01.014
本文报道了采用水热盐溶液水解法制备氧化锆粉体的研究成果.给出了ZrO2粉体的形貌和前驱物、温度的关系,发现当采用ZrO(NO3)2溶液为前驱物,温度升高到250℃时制得的ZrO2粉体的晶粒之间出现取向连生和配向附生现象.作者从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理论模型角度,提出了把晶粒当作一个大生长基元来考虑,从而更合理地解释了取向连生和配向附生存在的规律性.也从亚微观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理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
水热法
,
氧化锆粉体
,
生长模型
,
取向连生和配向附生
潘浪胜
,
吕秀阳
,
许海丹
,
吴平东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6.02.014
为了研究中药配伍过程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先从单味药材中提取不同的组分或大类化合物,然后对其进行配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在配伍前后的成分变化.实验采用HPLC对黄连生物碱与吴茱萸黄酮配伍后的各色谱峰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黄连生物碱与吴茱萸黄酮配伍后色谱峰具有加和性,各成分的相对峰面积未见明显变化,且未见新的色谱峰产生,说明黄连生物碱与吴茱萸黄酮配伍后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黄连生物碱
,
吴茱萸黄酮
,
中药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