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
张洪涛
,
段铃丽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03.004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醚二醇(PPG)、丙烯酸-β-羟乙酯(β-HEA)、二羟基聚硅氧烷(PSi)分三步制得非离子型可聚合的聚氨酯(PUASi),然后将PUASi溶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单体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平平加(OS15)、聚乙烯醇(PVA-7188)作乳化体系,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55 ℃下引发聚合.研究了乳化剂质量浓度、不同种类的乳化剂、引发剂质量浓度、内相比、聚合温度、PUASi与St的比例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及转化率的影响. 用红外光谱对PUASi进行了分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粒子的形态、用光相关光谱(PCS)测得了粒子的大小及粒径分布.
关键词:
聚氨酯预聚体
,
超浓乳液聚合
,
聚合稳定性
,
聚合动力学
庄占兴
,
路福绥
,
陈甜甜
,
李伟
,
郭雯婷
,
罗万春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515
采用控制应力流变仪研究了聚合物分散剂苯乙烯丙烯酸无规共聚物(MOTAS)用量、分子量及氟铃脲质量分数等对氟铃脲水悬浮剂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合物MOTAS为分散剂制备的氟铃脲水悬浮剂的流变行为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在固定氟铃脲质量分数为20%时,当分散剂质量分数≤3.0%时,流动行为指数n≤1.0,悬浮体系表现为假塑性流体,当分散剂质量分数≥3.5%时,流动行为指数n≥1.0,悬浮体系具有胀塑性流体特征.氟铃脲水悬浮剂的流变参数屈服值τ_H与分散剂MOTAS和氟铃脲的加入量有关.分散剂MOTAS质量分数≤2.5%时,分散剂在氟铃脲颗粒界面吸附很少,裸露的氟铃脲颗粒界面间相互搭接,具有较大的屈服值τ_H;当分散剂加入质量分数为3.0%时,分散剂可在氟铃脲颗粒界面形成饱和吸附,若再增加分散剂用量,多余分散剂在悬浮的氟铃脲颗粒间形成搭接,使其屈服值τ_H增大.在MOTAS分散剂的分子量在10 000~30 000范围内时,MOTAS分子量愈大,所制得的氟铃脲水悬浮剂的表观粘度和屈服值τ_H愈小,流变行为指数n虽略有增加,但均小于1,没有改变"剪切变稀"的假塑性特征.
关键词:
氟铃脲
,
MOTAS分散剂
,
流变性
,
屈服值τ_H
,
流变行为指数n
王恒
,
赵洁
,
陈志伟
,
何品刚
,
方禹之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8.06.018
建立了同时测定含脂羊毛中除虫脲和杀铃脲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用正己烷-乙醚混合溶剂提取,经凝胶渗透色谱柱和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除虫脲和杀铃脲分别在0.41~41 mg/L和0.38~38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和0.999 9.最低检出限:除虫脲为0.22 mg/kg,杀铃脲为0.18 mg/kg;最低定量限:除虫脲为0.73 mg/kg,杀铃脲为0.60 mg/kg.在添加水平为0.76~10.25 mg/kg的除虫脲和杀铃脲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3%~96.7%,相对标准偏差为4.2%~8.7%.该方法杂质干扰小、回收率高、重现性好,能够对含脂羊毛中除虫脲和杀铃脲残留量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法
,
固相萃取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除虫脲
,
杀铃脲
,
含脂羊毛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丽文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石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石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石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石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成螺旋等铺层形式.更仔细的观察显示每一霰石片又是由长而细的霰石纤维所组成,最细的霰石纤维具有纳米的尺度.根据在贝壳中观察到的螺旋结构,进行了螺旋结构和平行结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大于平行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它使贝壳具有高的强韧性.研究结果对高性能仿生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丽文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王滨清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3.005
湖南湘中铃山金矿为破碎蚀变岩型矿床,产于元古界板溪群泥质碎屑岩中,矿化受一条整体呈北西西向展布的张扭性断裂带控制,矿体赋存于次级北西向蚀变破碎带中.矿体具侧伏规律,侧伏角30°~50°,具平行于两组赋矿断裂交迹线延伸的特点.围岩蚀变具分带性,矿体产于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带(内带).微细粒金占99.8%,主要产于蚀变构造角砾岩型和网状石英脉型矿石中;明金仅占0.2%,主要产于沿矿体侧伏中心线分布的网状石英脉型矿石中.矿床成矿作用受地层岩性、深断裂旁侧的有利成矿构造及燕山期岩浆活动诸因素控制,适宜的容矿环境和适当的温压条件是金成矿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铃山金矿床
,
破碎蚀变岩
,
富集规律
,
成矿机理
薛背背
,
路福绥
,
陈甜甜
,
冯建国
,
李伟
,
骆燕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246
采用溶剂替换法制备了氟铃脲水悬浮剂,通过测定颗粒的平均粒径 Dav 和颗粒界面的 Zeta 电位,研究了分散剂种类、添加量以及有机相中乙醇的加入量对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以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MOTAs)作为分散剂制备的水悬浮剂的分散效果较好;当MOTAS 添加质量分数为 1%时,Dav 最小,Zeta 电位绝对值最大,体系分散稳定性最好;在有机相中添加乙醇可以显著提高氟铃脲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当有机相中乙醇的加入质量分数增加至31.2%时分散稳定性达到最好.
关键词:
溶剂替换法
,
氟铃脲
,
水悬浮剂
,
Zeta电位
,
平均粒径
,
分散稳定性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春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春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丽春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铱
,
丽春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
樊苑牧
,
黄绍棠
,
俞雪钧
,
顾晓俊
,
裘亚钧
,
陈树兵
,
房科腾
,
陈俊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9.04.016
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ASE-HPLC)测定含脂羊毛中除虫脲、杀铃脲残留量的方法.以正己烷饱和的乙腈为萃取剂,在80 ℃、10.34 MPa条件下用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样品中的目标物,提取液经冷冻除脂、浓缩及Waters Plus Silica柱净化后,采用Waters Atlants d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254 nm处检测.结果表明,在0.1~10.0 mg/L 范围内,除虫脲、杀铃脲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9 9,定量检出限(S/N≥10)分别为0.05,0.04 mg/kg.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完全能满足含脂羊毛中除虫脲、杀铃脲残留初筛检测的要求.
关键词:
快速溶剂萃取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除虫脲
,
杀铃脲
,
含脂羊毛
,
杀虫剂
郭振良
,
唐清华
,
牟起娜
,
孙言志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12.018
在90 ℃水浴中,Co2+ 能催化铋酸钠氧化丽春红S褪色,据此建立了一种褪色光度法测定Co2+ 的新方法.Co2+在0~50 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4×103 L/(mol*cm),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该方法检出限为0.538 μg/mL.该方法用于测定锡-钴枪黑色合金镀液中钴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丽春红S
,
褪色光度法
,
合金镀液
,
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