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反应硼化烧结WCoB基金属陶瓷的组织与性能

小龙 , 尹海清 , Dil Faraz Khan , 曲选辉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2.013

采用单质钨粉、钴粉和硼粉结合反应硼化烧结法制备了WCoB基金属陶瓷,研究了WCoB基金属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的物相转变和尺寸变化,烧结温度对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材料物相逐渐由单质相变为二元硼化物相和三元硼化物相,并且材料的尺寸先发生细微收缩,再在硼化反应过程中逐渐增加,最后在液相烧结过程中逐渐减小;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WCoB基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在1420℃达到最大,分别为1470 MPa和84.6HRA,显著提高了WCoB基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

关键词: WCoB基金属陶瓷 , 显微组织 , 抗弯强度 , 硬度 , 物相转变

《钢铁研究学报》征稿启事

钢铁研究学报

《钢铁研究学报》是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冶金类学术期刊刊物(CN11—2133/TF;ISSN1001—0963),是中国冶金界很有影响力的学术性刊物之一。自1981年创刊以来,先后多次在全国和冶金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连续多年人选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许多著名检索刊物及数据库收录。现任主编为干勇院士,瑞钰院士为名誉主编。

关键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学报 , 学术性刊物 , 中文核心期刊 , 科技期刊 , 学术期刊 , 论文统计 , 中国科技

《钢铁研究学报》征稿启事

连铸

《钢铁研究学报》是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冶金类学术期刊刊物(CN11-2133/TF;ISSN1001-0963),是中国冶金界很有影响力的学术性刊物之一。自1981年创刊以来,先后多次在全国和冶金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连续多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许多著名检索刊物及数据库收录。现任主编为干勇院士,瑞钰院士为名誉主编。

关键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学报 , 学术性刊物 , 中文核心期刊 , 科技期刊 , 学术期刊 , 论文统计 , 中国科技

《钢铁研究学报》征稿启事

钢铁

《钢铁研究学报》是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冶金类学术期刊刊物(CN 11-2133/TF;ISSN 1001-0963),是中国冶金界很有影响力的学术性刊物之一。自1981年创刊以来,先后多次在全国和冶金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连续多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许多著名检索刊物及数据库收录。现任主编为干勇院士,瑞钰院士为名誉主编。《钢铁研究学报》现为月刊,大开,页码为页,期刊为自办发行。

关键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学报 , 学术性刊物 , 中文核心期刊 , 学术期刊 , 科技期刊 , 论文统计 , 中国科技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生成和控制的实验研究

王春梅 , 张军营 , 周英彪 , 郑楚光 , 赵永椿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了解煤燃烧过程中温度对超细颗粒物生成的影响和吸附剂抑制超细颗粒物生成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小龙潭褐煤的滴管炉燃烧试验.收集的超细颗粒物的尺寸分布已经在不同的操作参数下进行了测量.超细颗粒物主要通过汽化-成核-冷凝机理形成.因为小于100 nm的颗粒物没有得到充分的控制,一种加入蒸汽吸附剂的方法在煤燃烧系统中得到应用,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超细颗粒物的生成.

关键词: 超细颗粒物 , 温度 , 吸附剂 , 煤燃烧

富氧燃烧气氛下无机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

伍夷飞 , 赵永椿 , 张军营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热力学平衡计算方法对小龙潭高钙飞灰在燃后区低温烟气下无机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常压下,常温~1000℃范围内,重点分析了烟气中CO2浓度和SO2对飞灰中无机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烟气区,Ca、Mg组分易发生碳酸化反应.CO2浓度会影响碳酸化反应的进行,而SO2的存在会极大地促进硫酸盐的生成,从而抑制碳酸化反应.

关键词: 富氧燃烧 , 飞灰 , 无机元素 , 迁徙

燃煤飞灰物理化学特性及其润湿机理研究

李海龙 , 张军营 , 赵永椿 , 张凯 , 张立麒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小龙潭电厂燃煤飞灰及其不同粒径范围的分级灰为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离子色谱、Zeta电位、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研究了飞灰的物理化学特征.同时采用沉降实验、表面张力实验研究了三种不同润湿剂对飞灰的润湿性能.研究发现,溶液对飞灰的润湿能力不仅取决于其气液界面张力,还与飞灰的组成、表面电位以及形貌特征密切相关.亲水性物质含量的增加,颗粒表面电荷与润湿剂分子间的静电吸引,颗粒表面的棱角孔隙等均可以促进其润湿;温度越高飞灰润湿性能越好,且温度对飞灰润湿过程影响较大,温度较高(60℃)时润湿剂种类及浓度对飞灰润湿过程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飞灰 , 润湿 , 表面张力 , 煤燃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