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明
,
湛利华
,
李树健
,
彭文飞
,
殷锐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417.003
硅橡胶芯模是实现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帽型加筋结构共固化成型的关键工装之一,而在预浸料固化加热过程中硅橡胶芯模的热膨胀需要通过预制适当的调型孔来消除,以保证帽型加筋结构的成型质量.首先,通过建立硅橡胶芯模预制调型孔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结构的硅橡胶芯模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从而得出了实现复合材料帽型加筋结构形性协同制造的硅橡胶芯模预制调型孔最佳尺寸范围.然后,综合分析了硅橡胶芯模受热膨胀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而建立了考虑体积修正系数的预制调型孔计算模型.接着,利用有限元方法回归了芯模预制调型孔体积修正系数,并利用回归出的修正系数对不同截面尺寸的帽型结构进行了仿真验证,从而确定了较为准确的预制调型孔理论计算模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制造复合材料帽型加筋结构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关键词: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
帽型加筋结构
,
硅橡胶芯模
,
预制调型孔
,
有限元
殷锐
,
湛利华
,
李树健
玻璃钢/复合材料
为了深入了解某新型高温固化T800/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固化行为,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采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T800/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固化反应过程.基于唯象模型,系统研究了该预浸料的固化反应特征温度及固化动力学参数,确定该预浸料中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为自催化模型.采用等转化率法,分析了预浸料中环氧树脂的反应活化能随固化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整个固化反应过程中,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变化较大,传统模型法基于全固化过程活化能不变的假设无法准确描述该固化反应.采用变活化能自催化模型,利用粒子群全局优化算法,得到了T800/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固化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验现象,可为进一步研究该预浸料的热力学性能及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非等温DSC
,
变活化能模型
,
固化动力学方程
,
T800/环氧树脂预浸料
蔡兰蓉
,
贾妍
,
胡德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电火花放电作用下砂轮表面结合剂材料的去除机理进行了分析.在电火花成形机床上进行电火花修锐青铜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试验,在VH-800三维数字显微镜观察电火花修锐前后金刚石砂轮表面的微观形貌,考察了砂轮修锐前后表面峰点高度分布的变化,比较了不同放电参数作用下的修锐效果.实验证明电火花放电技术可应用于金刚石砂轮的修锐,电火花放电对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进行修锐时存在一个合适的修锐参数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修锐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金刚石砂轮
,
电火花
,
修锐
,
机理
余祖孝
,
何清华
,
刘辉
,
张绍贵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06.006
采用腐蚀失重法、磁力测厚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镀液组分、pH值、温度、搅拌速度、时间和纳米TiO2(锐钛型)含量等对Ni-P-TiO2(锐钛型)纳米化学复合镀镀层沉积速度、腐蚀速度、点蚀电位的影响,得出Ni-P-TiO2(锐钛型)纳米化学复合镀的合理工艺配方:硫酸镍10 g/400 ml,次亚磷酸钠10 g/400 ml,乙酸钠6 g/400 ml,硼酸6 g/400 ml;1 h;pH值5.0;80℃;100 r/min;纳米TiO2(锐钛型)3 g/400 ml.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性盐介质中,Ni-P-纳米TiO2(锐钛型)镀层的耐蚀性能比Ni-P镀层提高8倍.但是在碱性、酸性介质中,Ni-P-纳米TiO2(锐钛型)镀层的耐蚀性能略低于Ni-P镀层.
关键词:
Ni-P-TiO2(锐钛型)纳米化学复合镀
,
工艺
,
沉积速度
,
腐蚀速度
,
点蚀电位
李小龙
,
杨旭
,
杨立斌
,
胡彩花
,
王学魁
,
沙作良
人工晶体学报
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氨水为矿化剂,在水热条件下,反应结晶制备锐钛矿TiO2纳米颗粒.并对锐钛矿TiO2进行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投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分析其物相组成及形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是锐钛矿TiO2形成和生长控制的关键因素.利用JMA方程对锐钛矿TiO2结晶生长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钛源浓度增加,Avrami指数n逐渐变大.
关键词:
水热法
,
锐钛矿TiO2
,
JMA方程
,
动力学
李小斌
,
余顺文
,
董文波
,
陈永坤
,
齐天贵
,
周秋生
,
刘桂华
,
彭志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不同拜耳法溶出条件下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条件下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和苛性碱浓度的增加,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逐渐减小甚至消失;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与水热处理的条件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铝酸钠溶液苛性碱浓度越高,其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越小。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的溶解性能实验和 XRD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的根源在于其溶解性能和结晶度存在差别。随着水热处理锐钛矿条件的不断强化,钛酸钠的结晶度逐渐提高,其在铝酸钠溶液中溶解形成钛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降低,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也逐渐减小,甚至完全消失。
关键词:
钛矿物
,
氧化铝
,
溶出性能
,
溶解性能
余金鹏
,
关怡新
,
姚善泾
,
朱自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锐孔法是制备微胶囊的常用方法之一。文中根据微通道法乳化技术原理,改进了锐孔法实验装置并用于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应用简化的聚乳酸微球制备模型,研究了油相注入速率、搅拌器转速、聚乳酸浓度和锐孔内径大小等因素对聚乳酸微球平均粒径d和粒径分布系数(C V)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相注入速率小于1.2 mL/min时,对d和C V影响较小;提高搅拌器转速能降低d;随着聚乳酸浓度的增大,d和C V均呈增大趋势;当锐孔内径处于200μm~550μm时,d和C V与锐孔内径无明显关系。用内径50μm玻璃毛细管针头代替金属针头,成功地制备出粒径均一的聚乳酸微球(d=77.93μm,C V=17.59%)。
关键词:
锐孔法
,
聚乳酸
,
微球
,
单分散
陈华
材料导报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处理的全电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法计算了掺P锐钛矿相TiO2的电子密度、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P掺杂使锐钛矿相TiO2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3条杂质能带,使能带宽度减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TiO2的可见光响应.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
P掺杂
,
TiO2
,
能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