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8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磺化聚醚砜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万莹 , , 周琦 , 陈雪峰 , 刘群华 , 刘文

膜科学与技术

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酚酞型聚醚砜(PES),利用浓硫酸对其磺化后得到了磺化聚醚砜(SPES),并通过核磁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SPES与一定量的PVA溶解混合后,以聚砜超滤膜为支撑层,采用刷涂法制备了复合反渗透膜(SPES-PVA).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该方法制备的反渗透膜表面平整,而且无缺陷.PVA的加入提高了膜的截盐率以及耐氯性.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复合反渗透膜具有良好的截盐率和水通量.其中,当PVA的加入量为0.1%时,SPES-PVA-0.1复合反渗透膜对氯化钠的截盐率达到了97.8%,水通量为12.3 L/(m2·h).

关键词: 磺化聚醚砜 , 反渗透膜 , 耐氯

轧辊光纤激光化工艺试验

赵子强 , 张岩 , 裴悦凯 , 王潇 , 张瑞华 , 赵琳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308

利用光纤激光化系统对轧辊进行了化试验,研究了激光化参数对化点阵和粗糙度的影响,并尝试开发了激光无序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有序化工艺条件下,化点尺寸、形态一致,呈现火山口形貌.激光功率、脉冲频率和脉冲占空比对化点尺寸有较大的影响,而激光功率、脉冲占空比和侧吹气体流量对化粗糙度具有明显的作用.采用脉冲频率调制的方式实现了光纤激光无序化工艺.无序化后,冷轧线工作辊表面粗糙度约为2.2μm,化峰值密度在75 cm-1以上;镀锌线光整机工作辊粗糙度约为3.2μm,化峰值密度在85cm-1以上,平均峰值密度达到了95cm-1.所开发的激光无序化工艺已应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 光纤激光 , 有序 , 无序 , 脉冲调制 , 粗糙度 , 峰值密度

涂装絮状缺陷的分析及解决

王戈 , 李杰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4.02.009

油漆或粉末涂装涂层表面的杂质缺陷是常见的涂装质量问题,其中絮状物质的影响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絮状物质的来源多样解决起来也难于对症,而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治理的投入较大.除对絮来源进行了分析外,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钢板工件毛刺挂带的絮提出一种解决的新思路.

关键词: 涂装 , 絮类缺陷 , 涂层

不锈钢光纤激光化及其摩擦性能

符永宏 , 王浩 , 杨烨刚 , 符昊 , 华希俊

表面技术

目的:研究光纤激光化应用于模具表面,改善其摩擦特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变化法,研究激光功率、脉宽、频率、离焦量对化形貌的影响规律,分析化区域的显微硬度,并对不同形貌的化试样和光滑试样的摩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匹配特定的参数,可获得火山口形貌或球冠状形貌。化区域的硬度相对基材提高显著,最大提高了近4倍。同时,在模拟冷冲压拉深模具低速重载工况的摩擦实验中,化试样的摩擦系数比光滑试样大,同时随着化点直径、间距的增大,摩擦系数相应减小。结论激光化技术可对材料表面进行改形改性,能够用于优化模具表面摩擦特性。

关键词: 光纤激光 , 化形貌 , 显微硬度 , 摩擦特性

DTMSO的钯机理研究

吴松平 , 古国榜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2.02.004

本文讨论了环状亚砜衍生物α-十二烷-四氢噻吩亚砜(DTMSO)的钯机理,DTMSO在盐酸溶液中、低酸度条件下,同时存在中性溶剂络合萃取机理和离子缔合萃取机理.亚砜通过硫和氧原子与钯配合;在高酸度条件下,亚砜以离子缔合萃取机理钯,合物发生亚砜对Pdl2-4的内配位转变.

关键词: α-十二烷-四氢噻吩亚砜 , 萃取 ,

十二烷胺淋树脂对银吸的性能及合物的组成

胡茂林 , 程德平 , 陈资彩 , 黄振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0.02.009

报道了十二烷胺淋树脂在弱酸性体系中对银的静态分配系数及温度、树脂用量等对吸附银的影响,测定了树脂吸附银的饱和容量及树脂的含氮量,由此确定合物的组成比,并用等摩尔系列法、斜率法、红外光谱等方法探讨了该树脂吸银的组成. 在此基础上,对银的柱上操作进行了研究,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离富集.

关键词: , 淋树脂 , 十二烷胺 ,

机械压缩蒸发工艺处理洗废水实验研究

武江津 , 安同艳 , 孙长虹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3.043

利用机械压缩蒸发工艺对洗废水进行浓缩实验研究,对出水水质、蒸发量、耗电量等参数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能耗和运行费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压缩蒸发工艺将洗废水TS由29.2 g/L浓缩至342.6 g/L过程中,CODcr由42.8 g/L浓缩到463.3 g/L,出水CODcr在100~311 mg/L,吨水耗电量为43.3~75.7 kW.h/t,与四效蒸发相比,节能显著,运行费用低.机械压缩蒸发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关键词: 机械压缩蒸发 , 废水 , 热泵

从碱性氰化液金有机相中反金的研究进展

杨项军 , 陈景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2.02.010

在碱性氰化液提金工艺中,溶剂萃取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反萃取是溶剂萃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金的反技术还没有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法,这也是Au(Ⅰ)溶剂萃取未能工业化应用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对从碱性氰化液金有机相的各种反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方法有NaOH反法、降低离子强度反法、电沉积法、配体交换反法、阴离子交换反法等.

关键词: 萃取 , , 碱性氰化液 , 反萃取

石煤提钒余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张国斌 , 张一敏 , 黄晶 , 刘涛 , 王非 , 王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6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沉钒—煅烧的工艺进行余液循环利用实验,对石煤提钒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V2O5产品质量与余液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及杂质元素Al,K,Ca,Mg,Fe,Si在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余液的循环利用对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及V2O5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在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的浸出率在92%~ 94%之间波动,V的一级萃取率在75%~78%之间波动,萃取现象正常,V2O5产品的品位始终大于98%;余液未循环时,浸出液中的Al,K,Ca已饱和,过饱和的Al,K以KAl(SO4)2(H2O)12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过饱和的Ca以CaSO4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使得余液循环过程中浸出液、原液、余液中Al,K,Ca的含量在第一次循环时急剧增加,随后增加趋势减缓,最终保持稳定;浸出液、原液、余液中Mg,Fe的含量随余液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累积至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浸出液、原液、余液中Si的含量在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不累积.

关键词: 石煤 , 余液 , 萃取 , 循环利用

HDBP+TBPO协U(Ⅵ)机理研究

伊敏 , 张燕妮 , 陈定芳 , 王文清

金属学报

<正> 一、引言 本文研究HDBP(磷酸二丁酯)+TBPO(三丁基氧磷)体系协U(Ⅵ)的机理,实验中采用单浓度递变法及等摩尔系列法确定协物组成为UO_2A_2(HA)_2B,并测得协平衡常数lgβ_(12)=6.89.文中用锥角模型提出的“配位体立体角系数和”稳定规律解释了上述结果,并从温度对

关键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