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轲
,
栾远飞
,
汪永安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8.01.017
实现了只需要更改点阵参数,并重新编译,就能适用于不同规模点阵式液晶显示控制器的IP核设计.通过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中构建软核处理器(NiosⅡ)来代替专用集成电路,并在NiosⅡ中嵌入C程序,根据给定的点阵数自动化地实现了在不同点阵规模下的各种设计参数的计算.结合FPGA和特定的程序流程,使显示控制器在适用性,成本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关键词:
显示控制器
,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
软核处理器
沈宗洋
,
李月明
,
王竹梅
,
吴芬
,
刘志
硅酸盐通报
从矿山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粘土,球磨并过80目筛备用.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综合热分析仪(DTA-TG)、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粘土的化学成份、矿物组成、理化性质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详细考察了其多项工艺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粘士的主要矿物组成为伊利石(9.49 wt%)、累托石(45.36 wt%)和石英(43.68 wt%),呈典型的片状结构.该矿物原料可塑性良好、阳离子交换容量低、流动性较小、触变性较大、干燥收缩较大、干燥强度较低.由于该粘土矿物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总含量不高(4.25 wt%),因此烧结温度较高(烧结温度范围为1250~ 1300℃).该粘土矿物中Fe2 O3(0.72 wt%)和TiO2(0.27 wt%)总体含量不高,因此具有较高的烧成白度,1250℃下烧成的白度值为50.59%.
关键词:
粘土矿物
,
可塑性
,
白度
腐蚀学报(英文)
在会上交流已公开发表文章题录区域碳钢土壤腐蚀数据模式识别研究李洪锡,张淑泉,银耀德,高英发表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3,5(l):70混凝土土壤腐蚀快速试验研究马孝轩,陈从庆,仇新刚发表于:腐蚀科学与防护jkk,1995,7():84模糊聚类分析在土壤腐蚀性评价中的应用来光铃,曹楚南,林海潮发表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3,13(4):303我国典型地区大气腐蚀性的综合评价汪轩义,屈祖玉,李长荣发表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5,7(4)钢铁材?...
关键词:
王满
,
薛林福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4
在深入研究分析黑龙汪省西北部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GIS),建立了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数据库,用字符串表示研究区地质点的各种地质信息组合,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对其进行模式分类,圈定了金矿成矿有利区,这一研究对该地区今后的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SOM网络
,
GIS
,
成矿预测
,
金矿
,
黑龙江省西北部
王佩璇
,
王宇
,
史宝贵
金属学报
在316L不锈钢片表面上用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和溅射沉积加上离子注入方法制备Si-C薄膜, 测量氚通过钢片的渗透率, 并用XPS, AES, XRD及TEM等分析薄膜的成分和结构, 结果表明, 改性膜使不锈钢的氚渗透降低近5个数量级, 随着制备条件的汪同, 膜中的C/Si原子比不同, 用双靶(Si, C)加C离子轰击的IBAD方法可得到的较高的C/Si比.
关键词:
碳化硅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杨善让
,
曹生现
,
陈立军
,
于明乐
,
孙伟华
,
徐志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碳酸钙成垢过程动力学与电导滴定过程电导率随滴定时间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本文拟议了一个碳酸钙成垢诱导期的定义;基于自主研制的模拟实验检测装置进行的实验表明,可在线、实时准确测定碳酸钙成垢诱导期及其定义中的各时间段,可同期检测滴定过程中溶液钙、碳酸根等离子浓度、碳酸钙成核速率、生长速率、反应级数等参数,其中测得的分数反应级数汪实了非线性化学的一个理论推断.实验检测结果还表明:所拟定的碳酸钙成垢诱导期定义既可确切反映碳酸钙成垢过程又易于被准确检测.
关键词:
电导滴定法
,
碳酸钙污垢
,
诱导期
,
诱导期测量
,
分数级反应
张建国
,
邵拥军
,
刘忠法
,
汪程
,
邹艳红
,
李宏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下金宝岩体位于永安-下营坊-毛家沟构造岩浆岩活动带上,与本区金、银、铜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对下金宝含矿花岗斑岩的锆石进行LA-MC-ICP-MS 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岩体锆石U-Pb年代学表明,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8.0±2.5) Ma(1σ,MSWD为0.76,n=16),表明该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锆石Ti温度计计算结果显示,下金宝岩体中锆石的结晶温度除一个测点小于700℃外,其余测点温度均大于700℃,表明锆石结晶于形成深度较深、温度较高的岩浆.锆石εHf(t)为-10.913~-7.5828,均为负值,Hf同位素特征表明,下金宝岩体主要起源于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其动力学机制如下:燕山早期华北地块发生岩浆底侵作用,下地壳岩石重熔,并伴有部分地幔物质的参与,形成深部岩浆房,在深部压力作用下,原始岩浆沿深断裂上升,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导致岩浆出溶流体,形成富水的岩浆热液,在近地表伴随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岩浆冷凝形成本区含矿斑岩体.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
锆石Hf同位素
,
成岩过程
,
成岩动力学
,
下金宝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