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纯
,
陈志
,
陈宁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1.046
本文研究了主要的几类铜氧化物超导体系,发现其中铜氧面的最近邻阳离子A有一个很好的规律:对于所有能够发生超导体系的A,其最外层p能级都非常接近,只分布在一个约12eV宽的窄小的区域内,从-22.85eV(Ba)到-34.80eV(Lu)之间,而且O的内层2s能级(-29.16 eV)恰恰正好为这个区域的中线.此外,A与铜氧面上的O之间的距离与该体系拥有的最高临界温度Tc存在一个清晰的规律,间距越小且A离子半径越大,Tc越高.因此,我们认为:铜氧面上的O与其最近邻大离子A内层轨道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而且这一内层关联与高温超导现象是相关的.
关键词:
结构与性能
,
氧化物
,
电子结构
,
超导体
陈宁
,
汪纯
,
陈志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03.013
通过研究7大类40多个铜氧化物超导体系中Cu-O面最近邻阳离子(A),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所有的A的内层p能级都与O的内层2s能级(-29.16 eV)非常接近,分布在从-22.85~-34.80eV之间的一个窄小的区域内,而且此区域内没有任何非超导原子的p能级.详细的电子结构计算表明,所有的A的次内层p轨道都与Cu-O面上的O的内层2s轨道之间存在着轨道耦合关联,而且内层的关联强度与该体系的最高临界温度(Tc)成正比,关联强度越大,Tc越高.因此我们认为:A与O间的内层轨道耦合是高温超导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高温超导
,
氧化物
,
电子结构
,
超导体
蔡永成
钢铁
结合EAF+VHD+VOD冶炼超纯工业纯铁的生产实践,对超低碳、磷、硫的操作工艺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
工业纯铁
,
冶炼技术
陈蓉
,
王力军
,
罗远辉
,
张力
,
陈松
,
韩林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5.043
高纯钴主要应用于磁记录材料、磁传感器材料、光电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有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真空熔炼法等.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能够制备高纯盐, 这是制备高纯钴的重要环节.高纯钴盐通过沉淀、氢还原或电解能获得高纯金属原料, 该过程也将金属进一步提纯.真空熔炼法能够进一步提纯金属, 并得到性能优异的金属锭.采用几种方法结合的工艺路线可以制备出品质优良的高纯材料.
关键词:
高纯钴
,
萃取
,
离子交换
,
电解
,
真空熔炼
鲜晓斌
,
叶林森
,
冷邦义
,
谢东华
,
谢茂林
,
迟永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热等静压(HIP)技术制备纯钒,利用材料试验机、OM、SEM、TEM和TGA等测试纯钒的力学性能并观察其拉伸断口形貌、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热等静压温度在1250 ℃以上可以实现全致密化;随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先降低后增加,延伸率及断面收缩率呈相反趋势变化,在1250 ℃综合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分别为701,634 MPa,延伸率为22.4%;断口形貌表现出滑断、微孔聚集等不同的断裂方式,不同温度制备的纯钒试样晶粒大小没有显著变化,均观察到板条马氏体组织存在; 氧化行为符合抛物线规律,活化能为118 kJ/mol.
关键词:
热等静压
,
纯钒
,
性能
,
组织
,
氧化
程沪生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一种纯铝硫酸型阳极氧化染色工艺.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机械抛光,化学除油,出光,电解抛光,浸磷-铬酸,阳极氧化,氨水中和,染色,显色,封闭.给出了各工序的工艺条件.指出了染色工艺中出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铝
,
阳极氧化
,
硫酸
,
染色
,
故障处理
刁千顺
,
蔣卫斌
,
孔庆平
,
蔡民
,
刘长松
,
方前锋
人工晶体学报
利用自制的硅碳棒加热单晶生长炉,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在最高温度900℃,坩埚相对下降速度约为1.7cm/h条件下,生长出直径约为φ50mm的纯镁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金相观察和测量电导率等手段研究分析了所生长镁单晶的晶体质量.
关键词:
镁单晶
,
坩埚下降法
,
电导率
任伊宾
,
黄晶晶
,
杨柯
,
张炳春
,
姚治铭
,
王浩
金属学报
镁及其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 可以利用其耐蚀性差的特点, 发展新型医用可降解镁金属材料.本文选择纯镁为主要研究对象, 从杂质含量、加工处理状态等方面研究了两种纯镁在生理盐水中的腐蚀规律, 表明降低纯镁中杂质元素的含量和细化晶粒可以提高纯镁在生理盐水中的开路腐蚀电位, 减缓腐蚀速率. 纯镁的腐蚀速率可以通过调整杂质含量、晶粒细化和固溶处理等方法进行控制, 适宜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医用可降解金属材料.
关键词:
纯镁
,
bio-corrosion
,
biomat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