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
,
蒋训雄
,
范艳青
,
汪胜东
,
张登高
,
刘巍
,
冯林勇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1.03.010
通过对高钛渣化学成分及物相的分析,选择强化焙烧-浸出工艺制备人造金红石,为氯化法生产钛白粉提供优质原料.试验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900℃,洗涤剂浓度50g/L,洗涤液固比3∶1,洗涤温度为60℃,洗涤时间为0.5 h.制备出的人造金红石Ti02品位高达94%以上,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行业标准》YS/T299-2010规定的人造金红石TiO2-1产品的要求.
关键词:
高钛渣
,
人造金红石
,
强化焙烧
,
浸出
蒋伟
,
王爱平
,
王政
,
蒋训雄
,
汪胜东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2.009
研究大洋多金属硫化物浮选尾矿中铜的硫酸浸出过程.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酸浓度1.0~1.5 mol/L,液固比3~4∶1,浸出温度80~9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浮选尾矿中的铜浸出率可达到97%以上,铁的浸出率70%左右,而镁的浸出率在10%以下.
关键词:
大洋多金属硫化物
,
浮选尾矿
,
硫酸浸出
,
铜综合回收
蒋训雄
,
蒋开喜
,
范艳青
,
汪胜东
,
冯林永
,
李达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7.03.007
针对现有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硫酸固相转化法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考察了硫酸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升温速度等因素对铝转化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对粉煤灰提取铝工艺过程中各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组成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与浓硫酸反应后,粉煤灰中的偏高岭石、莫来石等铝硅酸盐矿物颗粒受到硫酸浸蚀转变成硫酸铝和二氧化硅;固相转化后的熟料用水洗即可将铝浸出而与硅分离;硫酸用量、温度及升温速度对转化率的影响较大,转换率可达94%以上.
关键词:
粉煤灰
,
氧化铝
,
硫酸固相转化
,
相变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胜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胜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胜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胜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胜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胜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胜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胜蚓
,
生长
,
繁殖
杜长坤
,
麦吉昌
,
罗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德胜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程振华
,
高常庆
,
张桂霞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1998.02.011
总结了东日电源厂纯水制备系统设计,阐述了高矿化度原水制取纯水工艺选择的要素,以及电渗析-离子交换联合脱盐系统应用于高矿化度原水制取纯水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
纯水
,
离子交换
,
脱盐
,
电渗析
,
阳床
,
阴床
,
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