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镀锌层绿色钝化

奚兵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4.09.016

介绍由常规五酸草绿色钝化工艺改良的,以重铬酸钾为体系的镀锌绿色钝化工艺.

关键词: 镀锌层 , 绿色钝化 , 工艺配方

绿色隔热降温涂料的研究

杨万国 , 董秀彩 , 李少香 , 张波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0.04.008

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陶瓷材料等材料用量对绿色隔热降温涂料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多种着色颜料及其复配体系反射率的研究,优选出反射率较好的几种颜料,用它们调制出的绿色降温涂料作为深色降温涂料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并且其他各项物理机械性能良好.

关键词: 隔热 , 降温 , 绿色 , 反射率 , 发射率

掺镍碳气凝胶的特性研究

宓轶捷 , , 欧阳玲 , 韩伟娜 , 周斌 , 吴广明 , 倪星元 , 牛锡贤 , 汪国庆

材料导报

以间苯二酚-甲醛为原料,添加水溶性镍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掺镍碳气凝胶.通过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表征了掺镍碳气凝胶的结构.用比表面积测试及孔径分布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碳气凝胶的多孔特性,研究表明纯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487.3m2/g,掺杂后提高到593.3m2/g.掺镍碳气凝胶的电导率比未掺杂样品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 碳气凝胶 , 掺镍 , 电阻率

TiO2-SiO2复合半导体气凝胶制备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邓忠生 , 张哲 , 翁志农 , 张玉龙 , 王珏 , 周斌 , , 陈玲燕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0.01.002

TiO2-SiO2复合半导体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纳米光催化氧化剂.本文以正硅酸乙酯、钛酸丁酯为原料 ,用溶胶-凝胶法经超临界干燥制备出了TiO2-SiO2复合半导体气凝胶.研究了TiO2:SiO2不同配比对溶胶- 凝胶过程的影响;用BET、XRD、SEM、TEM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苯酚为探针考察了TiO2-SiO2复合半导体气凝胶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并与普通锐钛矿型钛白粉光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SiO2复合半导体气凝胶具有大比表面积(523.8m2g-1),纳米多孔结构(骨架颗粒约为30-50纳米,孔洞尺寸为几十纳米);其光催化氧化活性大大高于普通锐钛矿型二氧化钛.

关键词: 光催化 , 气凝胶 , 溶胶-凝胶 , 超临界干燥

疏水型SiO2气凝胶薄膜的制备

孙骐 , 吴广明 , 周斌 , 黄耀东 , 邓忠生 , 马建华 , , 王珏

功能材料

二氧化硅气凝胶薄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功能材料.本文采用sol-gel技术和dip-coating镀膜工艺,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了SiO2气凝胶薄膜,对SiO2膜层进行表面修饰处理,得到了疏水型SiO2气凝胶薄膜.研究了催化剂与老化过程对薄膜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疏水膜能使玻璃表面与水的接触角由50°提高至125°,有明显的疏水效果.

关键词: 疏水 , 气凝胶薄膜 , 表面修饰 , 接触角

SiO2不同的掺杂方式对聚氨酯树脂材料性能的影响

张志华 , , 吴广明 , 夏长生 , 杨帆 , 付甜 , 孙骐 , 王珏

材料导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颗粒,然后在聚氨酯弹性体/SiO2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方面进行了尝试,并针对SiO2不同的掺杂方式对聚氨酯树脂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优化提供了一条最佳的思路和方法.利用红外分光光度计(IR)、万能电子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DMA)、量热示差扫描仪(DSC)、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VIR)分别表征了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的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展色性和干爽性.

关键词: 纳米SiO2颗粒 , 溶胶-凝胶 , 聚氨酯树脂 , 纳米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热稳定性 , 展色性 , 干爽性

疏水型SiO2气凝胶

邓忠生 , 魏建东 , 吴爱梅 , 暴玉萍 , 王珏 , , 周斌 , 陈玲燕

无机材料学报

以多聚硅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表面修饰及超临界干燥过程制备出了疏水型SiO气凝胶.表面修饰后SiO气凝胶孔洞由修饰前的23.1nm减小到18.2nm;比表面积由修饰前的 477m2g-1增加到 563m2g-1,骨架颗粒比修饰前略大,饱和水蒸汽吸附量由吸附前的0.04(重量比)降低到0.0012,且与水不浸润.

关键词: 疏水 , SiO2 aerogel , sol-gel , surface modification , super critical drying

类银镜法高产量制备高稳定纳米银

李秀妍 , , 杜艾 , 关大勇 , 张志华 , 周斌 , 吴广明 , 倪星元 , 高国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AgNO3为前躯体,葡萄糖为还原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络合剂和分散剂,一步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银溶胶的形成、颗粒尺寸形貌、稳定性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TAB与Ag+和H+发生络合反应,稳定了H+,促进了葡萄糖对Ag+的还原;所制备银纳米粒子以球形为主,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范围为10~40nm,银浓度高达0.025 mol/L,室温条件下能够稳定5个月以上.

关键词: 类银镜反应 , 络合分散 , 银溶胶 , 高产量 , 高稳定

水对纳米掺钯WO_3薄膜气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史继超 , 吴广明 , 高国华 , 梁田 , , 周斌 , 倪星元 , 张志华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9.05.008

以W粉为原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提拉镀膜法制备了掺钯的气致变色WO_3纳米多孔薄膜,并采用不同温度对该薄膜进行了热处理;最后制作成简易的气致变色窗.分别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薄膜中水的存在和薄膜的表面形貌,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薄膜致褪色过程的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原位动态的测试,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水的存在对薄膜气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致变色循环次数的增加,薄膜生成水逐渐增加,破坏了薄膜的表面结构,堵塞了薄膜的孔洞,使薄膜气致变色时间延长,但不影响薄膜的致色深度;环境吸附水对薄膜有毒化作用,既延长了薄膜的气致变色的时间也使气致变色深度降低;而适量的薄膜结构水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薄膜的气致变色速率.

关键词: WO_3薄膜 , 气致变色性能 ,

透明全息防伪薄膜光学性质研究

倪星元 , 张志华 , 魏建东 , 徐平 , 秦仁喜 , , 周斌 , 吴广明

材料导报

一种透明全息防伪薄膜,在透明的同时反射全息图像.用全息摄影、激光雕刻和电铸手段,以光栅条纹的形式记录和制备金属模版.热压具有蚋米结构的TiO2信息层,再现全息图像.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信息层,选择合适的前驱体、催化剂、热处理条件使折射率≥1.8.据光学匹配原理设计膜系,信息层/基底层厚度分别为≥0.3 μm和≥10μm.正弦波状光栅,深度0.1 μm.在视角≥60再现的全息图像最清晰.

关键词: 透明全息 , 防伪 , 薄膜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