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4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叠氮阴离子μ-1,1桥联双核Co(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和磁性

祖丽皮亚·阿不力孜 , 王莉 , 沙拉· , 张艳慧 , 王英波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211

用水热法合成了以邻菲罗啉(phen)为辅助配体叠氮桥联Co2配位聚合物:[Co2(μ1.1-N3)2(phen)2(N3)2].用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RD测定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69272(14) nm,b=1.0318(2) nm,c=1.0381(2) nm,α=6.447(3)°,β=71.02(3)°,γ=85.79(3)°,Z=1,V=0.6312(2) nm3,D=1.701mg/mm3,F(000) =326.确定N-3为μ-1,1桥联配位.测定了配合物固体的变温磁化率,证明配合物为亚铁磁性物质,其临界温度为15 K.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 叠氮 , 单晶结构 , 分子磁性

低钒铁水钒试验

董万春 , 戈文荪 , 施哲

钢铁钒钛

根据攀成钢含钒铁水的特点和设备、工艺实际情况,采用转炉双联钒法,开展了低钒铁水钒工业试验,生产出成品试验钒渣143.2 t.铁水钒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优良,半钢[C]3.23%,[V]0.036%,温度1 395.5 ℃;钒渣V2O56.71%,TFe34.2%;钒氧化率76%,钒回收率为62.78%.钒过程钒、碳元素氧化特征表明,钒主要在吹氧前3 min进行,在4.5 min时结束;脱碳主要在钒后期进行.

关键词: 低钒铁水 , 转炉 , , 钒渣

国内钒尾渣再钒技术研究进展

孟利鹏 , 赵楚 , 王少娜 , 杜浩 , 郑诗礼 , 邹兴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3.011

以攀钢和承钢钒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尾渣成分、物相和形貌结构的分析,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得到了国内钒尾渣中钒的存在价态及可能物相.通过总结近年来不同钒尾渣(以低价钒为主的攀钢钒尾渣和以高价钒为主的承钢钒尾渣)再钒技术的研究进展,将钒尾渣再钒的关键问题总结为“外包裹硅酸盐矿物的分解、残留钒铁尖晶石结构的破坏和尾渣中低价钒的氧化”三种控制环节的选择性强化,通过与现有尾渣再钒技术的对比,提出了不同类型的钒尾渣需采用不同的再钒工艺.

关键词: 钒尾渣 , , 酸浸 , 碱浸

攀钢转炉钒工艺的回顾与展望

张大德 , 张玉东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1.01.006

通过对不同钒工艺流程的对比分析,系统回顾了攀钢钒工艺的发展、优化,提出了攀钢未来转炉钒工艺的一个初步思路。

关键词: 转炉 , 工艺 , 钒渣

石煤钒焙烧竖炉研究

冯军胜 , 董辉 , 李朋 , 王爱华 , 张井凡 , 胡嘉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6.003

在分析传统石煤焙烧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石煤钒的“导风墙-干燥床”式焙烧竖炉.通过与钒钛磁铁矿焙烧竖炉进行对比,阐述了石煤焙烧竖炉独有的结构特点,定量给出了其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并建成了国内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石煤焙烧竖炉.实践表明:石煤焙烧竖炉是一种技术可靠、经济可行的石煤钒焙烧设备,它具有炉内温度气氛可控、利用系数较高、单位产品能耗较低、钒回收率较高等优点.对探索我国石煤钒焙烧的新设备、促进石煤钒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石煤 , , 焙烧 , 竖炉

石煤钒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学文 , 王明玉

钢铁钒钛

介绍了石煤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工艺现状,分析了各种钒工艺的优缺点.根据石煤钒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现状,指出石煤钒工艺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①石煤钒矿石分解优选酸分解工艺;②石煤酸浸液中分离富集钒工艺多元化;③石煤钒产品多样化;④石煤钒工艺过程多元素综合回收集约化.

关键词: 石煤 , , 矿石分解 , 浸出 , 富集 , 综合利用

炼钢转炉使用类石墨温剂试验研究

王建 , 聂梅影 , 杨森祥 , 彭涛 , 刘新 , 王胜 , 谢海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0.03.013

对转炉炼钢使用类石墨温进行了研究,经150炉典型试验和扩大试验表明,类石墨温剂温效果显著,每吨类石墨温剂可补偿温度40.7℃,且对造渣、去P、S无不利影响,完全能满足炼钢品种和溅渣护炉工艺的要求.

关键词: 类石墨 , 转炉炼钢 ,

攀钢高炉渣钛技术进展

彭毅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05.03.012

全面回顾了从攀钢高炉渣中提钛的各项技术研究,从技术、经济、环保、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碳化钛或碳氮化钛是最适合从攀钢高炉渣中分离钛的物质,并对钛必须兼顾二次废渣的综合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

关键词: 攀钢高炉渣 , 钛矿渣 , , 综述

一种锂杂化膜的制备及其锂性能研究

解利昕 , 陈小棉

膜科学与技术

锂吸附剂前驱体尖晶石型锰氧化物(Spinel-type manganese oxide,SMO) Li1.6-Mn1.6O4与聚氯乙烯(PVC)杂化,采用溶剂-非溶剂交换法成功制备了用于海水锂的平板膜.该杂化膜用酸处理抽出其中的锂得到具有锂性能的膜,对膜进行了一系列锂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酸洗处理后的膜对富锂溶液中锂的吸附约6h达平衡,最大吸附量为29 mg/g,之后采用0.5 mol/L HCl溶液脱锂约1h锂的脱出基本达到平衡,Li+的脱附率在95%左右,锰的溶损率在3.5%左右.该膜在含有Li+、Na+、K+、Mg2+、Ca2+离子的竞争吸附过程中对Li+表现出很好的选择性,同时重复实验也表明,这种锂杂化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Li1.6Mn1.6O4 , 聚氯乙烯 , 杂化膜 ,

攀钢转炉钒工艺的技术变革与展望

戈文荪 , 张玉东 , 黎建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1.03.003

介绍了攀钢转炉钒科技攻关工作中,针对低钒铁水转炉钒工艺"脱钒保碳”的技术难点,采取的一系列工艺技术变革措施,实施后所达到的转炉钒工艺技术水平.还阐述了今后攀钢转炉钒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转炉 , , 工艺 , 技术指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