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
,
潘庆谊
,
张剑平
,
程知萱
,
陈海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4.05.016
以醋酸镍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EG6000/纳米Ni(OH)2复合溶胶, 粘度法确定了溶胶的稳定区域, 稳定溶胶有两种流型: 牛顿体和假塑体.以稳定溶胶牛顿体配方采用旋涂法制备了纳米NiO薄膜.研究表明, 在旋转涂膜过程中旋转角速度(ω)、旋涂液表观粘度(η)、纳米Ni(OH)2含量(M)是影响薄膜厚度(d)的主要因素, 符合关系式: d=Kη0.74M2.1/ω0.54.溶胶的流变型影响薄膜质量: 以牛顿体制备的薄膜表面较平整, 而以假塑体制备的薄膜表面起伏不平.Ni(OH)2和PEG6000的相对含量主要影响薄膜表面孔隙度, Ni(OH)2含量低而PEG6000含量高, 则薄膜表面纳米NiO粒子排列较为稀疏, 反之则排列较为紧密.多次涂膜可得均匀致密的薄膜.
关键词:
纳米NiO
,
薄膜
,
溶胶-凝胶旋涂法
,
溶胶流变学
谷南驹
,
王瑞祥
,
殷福星
金属学报
本文计算了孪晶马氏体基体和孪生部份的应变张量,发现二者的切变分量大致相反,故应变能降低。马氏体片可依靠基体和孪晶间的自协作效应沿孪晶面的法问长大。根据对不同惯习面法线的位移矢量的分析,{10,3,15}f面可构成宏观的不变惯习面,而{575}f,{252}f和{111}f面则难以构成。
关键词:
自协作
,
invariant habit plane
,
displacement vector
王静康
,
黄向荣
,
刘秉文
,
张缨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2.03.006
本文简要介绍了晶习预测在工业结晶过程中的意义;从结晶内部结构出发,阐述了晶习预测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理论模型,就上述模型的特点和用途进行了比较,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附带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计算软件.
关键词:
晶习预测
,
晶体形态学
,
有机分子晶体
,
进展
王会珍
,
杨平
,
毛卫民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04.014
利用3D EBSD-FIB(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focused ion beam)技术,以高锰钢为实验材料,构建晶粒三维立体形貌,并对马氏体惯习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热致板条状马氏体表面平直,接近马氏体的[110]α,惯习面平行于奥氏体的[225]γ,其初始形核及后期生长均在[225]γ上进行;而形变诱发形成的板条状马氏体表面和惯习面分布近于[021]α和[225]γ,初始形核和前期生长沿[225]γ,后期生长沿[111]γ,由于外加应力,其表面发生弯曲变形,形核时间不同,偏离[225]γ[111]γ程度不同.
关键词:
高锰钢
,
3D-EBSD-FIB
,
板条状马氏体
,
三维立体形貌
,
惯习面
朱明
,
洪杰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5.002
涂膜开裂是常见的涂膜弊病,长期以来,是涂料配方设计要考虑解决的问题.涂膜开裂存在多种模式,根据毛细管理论,存在颗粒比表面积和不发生开裂的最低成膜厚度之间的关系.文章研究了不同的乳液粒径、不同的填料粒径和最低成膜厚度的关系,并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小直接决定了不发生开裂的最低成膜厚度,比表面积越大,最低成膜厚度越薄.两者之间经过数据拟合符合经验公式y=1116x-1.7,为配方开发人员进行理论计算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毛细管理论
,
比表面积
,
最低成膜厚度
,
涂膜
殷耀兵
,
李国强
,
管文超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08.006
成膜助剂的水溶性、相对挥发速度影响其在涂膜干燥过程中的挥发.热失质量和激光粒度分析发现,成膜助剂挥发过程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成膜助剂一方面挥发,另一方面因浓度提高而向聚合物粒子内部渗透,油溶性成膜助剂挥发速度比较快;在第二阶段,成膜助剂的挥发受到成膜助剂分子由聚合物内部向外扩散的控制,油溶性成膜助剂挥发速度比较慢.由于成膜助剂水溶性的这种差异,导致油溶性成膜助剂容易出现缩边现象.这对于成膜助剂的选用和减量增效,以及提高成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膜助剂
,
水溶性
,
挥发
,
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