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青立
,
刘磊
,
潘浩
,
陈洁
,
余昂
,
徐玫瑰
,
涂洛
,
周幸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1078
以铌金属为原料, 在NH4F和H2O2的体系中, 通过水热方法制备形貌可控的氧化铌纳米棒阵列薄膜. 采用XRD、SEM、TEM等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物微观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水热时间、水热温度和NH4F浓度对最终产物及形貌的影响. 研究表明: 氧化铌在NH4F和H2O2共存下表现出各向异性生长特性. NH4F用量对最终产物及形貌起重要作用, 随着 NH4F浓度的增加, Nb2O5薄膜形貌由多面体状颗粒, 向近圆形纳米棒阵列和无规则的纳米颗粒团聚体演变. 当NH4F的浓度为0.5g, 水热反应温度为150℃反应10h, 氧化铌在铌金属表面定向生长为六边形的纳米棒阵列. 本文还提出了氧化铌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氧化铌
,
nanorods array
,
anisotropy
,
hydrothermal synthesis
柴青立
,
刘磊
,
潘浩
,
陈洁
,
余昂
,
徐玫瑰
,
涂洛
,
周幸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1078
以铌金属为原料,在NH4F和H2O2的体系中,通过水热方法制备形貌可控的氧化铌纳米棒阵列薄膜.采用XRD、SEM、TEM等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物微观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水热时间、水热温度和NH4F浓度对最终产物及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氧化铌在NH4F和H2O2共存下表现出各向异性生长特性.NH4F用量对最终产物及形貌起重要作用,随着NH4F浓度的增加,Nb2O5薄膜形貌由多面体状颗粒,向近圆形纳米棒阵列和无规则的纳米颗粒团聚体演变.当NH4F的浓度为0.5g,水热反应温度为150℃反应10h,氧化铌在铌金属表面定向生长为六边形的纳米棒阵列.本文还提出了氧化铌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氧化铌
,
纳米棒阵列
,
各向异性
,
水热合成
高军林
腐蚀与防护
采用挂片失重法研究了乌洛托品在不同浓度和温度下在盐酸清洗剂中对碳钢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缓蚀剂乌洛托品浓度的增大,其浓度为1.5%时,缓蚀效率出现最大值,大于该浓度后,缓蚀效率下降;随着温度升高,乌洛托品的缓蚀作用效果降低.试验结果与工程实践结果相符.
关键词:
乌洛托品
,
缓蚀作用
,
温度
,
浓度
,
失重法
李乃瑄
,
肖如亭
,
董迎
,
高素华
,
杨俊杰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11.015
建立了一种手性固定相和手性流动相双相识别的HPLC拆分手性化合物对映体的新方法.在γ-氨丙基硅胶上涂覆质量分数为15%的纤维素-三苯甲酸酯(CTB)作为手性固定相,流动相组成为V(正己烷):V(乙醇)=85:15,添加N-苄氧羰基-S-苯基-L-半胱胺酸(BPC)为手性试剂,c(BPC)=0.40mmol/L,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普萘洛尔对映体的分离选择性系数为1.30,分离度为1.56.BPC的辅助识别明显提高了CTB对普萘洛尔对映体的手性识别能力,可满足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技术进行拆分的要求.结合热力学参数,探讨了双相识别HPLC的拆分机理.
关键词:
双相识别
,
普萘洛尔
,
拆分
,
高效液相色谱
吕灏
,
管俊芳
,
程飞飞
,
方纪
,
李晨
硅酸盐通报
论文以管状埃洛石和片状绢云母粉体为基料,按质量比1∶1共混表面改性,通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评价表面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粉体适宜的表面改性条件为:改性剂WD40与WD50复配比3∶1、共用量1.5%、改性时间20 min、改性温度9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埃洛石/绢云母/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改善.FTIR分析表明,偶联剂吸附在填料表面,增加了共混填料对橡胶基体的补强作用,制备的埃洛石/绢云母共混填料可应用于丁苯橡胶行业.
关键词:
埃洛石
,
绢云母
,
丁苯橡胶
,
表面改性
,
力学性能
周述慧
,
传秀云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4.13462
以天然矿物埃洛石为模板,蔗糖为碳源合成了具有“壳-核”结构的中孔炭。通过 SEM、TEM、N2吸附、XRD、Raman、TG 对样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模板炭具有一维管状结构,与埃洛石具有相似的形貌。经过700℃和900℃炭化后的模板炭比表面积达到了945 m2/g和1147 m2/g,孔容和中孔率也较埃洛石有了很大的提高。去除模板后得到的模板炭具有很高的纯度,为无定形炭。升高炭化温度,模板炭的拉曼特征参数R值降低,热分解温度由563℃提高到623℃。同时,对模板炭的形成过程及孔道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埃洛石
,
模板
,
中孔炭
郑佳敏
,
管俊芳
,
李小帆
硅酸盐通报
以云南西双版纳的埃洛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矿浆的粘度,确定了无分散剂条件下搅拌强度、矿浆固含量、pH值等对分散的影响;研究了添加聚丙烯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三种分散剂对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分散剂对埃洛石都有较好的分散作用,分散剂的降粘能力的大小为:聚丙烯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三种分散剂的适宜的pH值为:聚丙烯酸钠pH值大于7,六偏磷酸钠pH值大于6.2,焦磷酸钠pH值大于8.2.
关键词:
埃洛石
,
分散
,
矿浆粘度
,
粒度
周家云
,
沈冰
,
朱志敏
,
刘飞燕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4.016
木洛稀土矿床是攀西地区新发现的中型稀土矿床,位于攀西裂谷带北段西界,冕西稀土成矿带西部亚带.该矿床的控矿构造是南北向棉纱湾断裂,控矿岩体为喜马拉雅期的英碱正长岩,地质背景和牦牛坪稀土矿极为相似.矿脉受断层、裂隙、接触面控制,有两种大类型和5种基本类型.矿石由于矿物组合及赋存形式不同而具有6种类型.氟碳铈矿是最主要的稀土矿物,以其富铈的强选择配分型为特征.围岩蚀变较弱,和稀土矿化有关的有霓石(霓辉石)化、方解石化、萤石化、重晶石化和钠长石化.通过和牦牛坪矿床地质特征类比研究表明木洛矿床形成与地幔流体部分熔融、分异结晶形成的富集挥发分和轻稀土元素热液的充填-交代作用有关.
关键词:
稀土矿床
,
地质特征
,
氟碳铈矿
,
攀西裂谷
,
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