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在恭
,
李虎
,
翁维正
,
夏文生
,
黄传敬
,
万惠霖
催化学报
doi:10.3724/SE.J.1088.2012.20208
采用原位Raman光谱技术,在原料气中的O2未完全耗尽的条件下,对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gh/SiO2催化剂床层前部贵金属物种的化学态以及由CH4解离所生成的碳物种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采用脉冲反应和同位素示踪技术,比较了CH4的部分氧化及其与H2O和CO2的重整等反应对催化剂床层氧化区内CO和H2生成的相对贡献,并将实验结果与Ra-man光谱表征结果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在600℃下将还原后的4%Rh/SiO2催化剂切入CH4∶O2∶Ar=2∶1∶45原料气,催化剂床层前部未检测到铑氧化物的Raman谱峰,但可清晰检测到源于CH4解离的碳物种;在700℃和接触时间小于1ms的条件下,催化剂床层的氧化区内已有大量CO和H2生成,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CH4与H2O或CO2重整反应对氧化区内合成气生成的贡献则很小;以CH4∶16O2∶H218O∶He=2∶1∶2∶95为原料气的同位素示踪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气中16O2未完全耗尽的情况下,反应产物中C16O的含量占CO生成总量的92.3%,表明CO主要来自CH4的部分氧化反应.上述结果均表明,在O2存在下Rh/SiO2催化剂上CO和H2可以通过CH4直接解离和部分氧化机理生成.
关键词:
铑
,
甲烷部分氧化
,
合成气
,
脉冲反应
,
原位拉曼光谱
,
同位素示踪
曹顺华
,
曲选辉
,
黄伯云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2.06.003
温压是以较低的成本制造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的新型成形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重排是温压过程的主导致密化机理,而为颗粒重排提供协调性的塑性变形是另一重要的致密化机理,同时还分析了影响这两个致密化机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压粉末原料的设计原则,并成功地开发了高性能、低成本、合金钢粉末三大体系的温压粉末原料.
关键词:
致密化机理
,
颗粒重排列
,
塑性变形
,
温压粉末
白玮
,
李向红
,
邓书端
,
肯生叶
,
李蕾
腐蚀与防护
用失重法研究了在1.0~8.0 mol/L盐酸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40在冷轧钢表面的吸附及缓蚀作用.研究表明,虽然吐温40对冷轧钢的缓蚀随盐酸浓度和温度的增加有所下降,但吐温40是冷轧钢在1.0 mol/L盐酸溶液中的良好缓蚀剂,且用量较小,最大缓蚀率可达92.47%.通过吸附理论和试验数据得到了吸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吐温40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且吸附过程为放热伴随熵减少的自发过程.
关键词:
钢
,
盐酸
,
吐温40
,
吸附
,
缓蚀作用
熊毅
,
傅万堂
,
赵文
,
郭明伟
,
周维海
钢铁
用SEM、TEM等方法研究了一种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高碳钢在多向温变形(楔横轧)和单向温变形(压缩)条件下试样心部与表层显微组织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在多向温变形条件下,试样表层可获得铁素体晶粒与渗碳体颗粒尺寸均在0.3 μm以下的超微细(α+θ)复相组织,心部渗碳体片虽已碎断并部分球化,但其排布形态与变形珠光体基本保持一致,而单向温变形条件下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变形过程中试样所受应力、应变状态的不同是引起组织差异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高碳钢;珠光体;温变形;超微细复相组织
熊毅
,
傅万堂
,
赵文
,
郭明伟
,
周维海
钢铁
用SEM、TEM等方法研究了一种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高碳钢在多向温变形(楔横轧)和单向温变形(压缩)条件下试样心部与表层显微组织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在多向温变形条件下,试样表层可获得铁素体晶粒与渗碳体颗粒尺寸均在0.3 μm以下的超微细(α+θ)复相组织,心部渗碳体片虽已碎断并部分球化,但其排布形态与变形珠光体基本保持一致,而单向温变形条件下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变形过程中试样所受应力、应变状态的不同是引起组织差异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高碳钢
,
珠光体
,
温变形
,
超微细复相组织
白玮
,
李向红
,
邓书端
,
田凯
,
刘晓芳
,
屈庆
腐蚀学报(英文)
利用失重法及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40对冷轧钢在1.0~8.0 mol/LH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吐温-40是冷轧钢在1.0 mol/L盐酸溶液中好的缓蚀剂,最大缓蚀率可达92.5%,且用量较小,但随盐酸浓度和温度的增加均有所下降.吐温-40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冷轧钢的腐蚀规律符合Mathur经验公式.添加吐温-40后冷轧钢的腐蚀速度常数k明显下降,而动力学常数B则增大.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都有所增加.
关键词:
钢
,
盐酸
,
吐温-40
,
缓蚀作用
,
活化能(Ea)
熊毅
,
赵文
,
孙淑华
,
吕知清
,
傅万堂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7.02.014
采用温楔横轧方法制备出表层具有超微细复相组织的高碳珠光体钢棒件,研究了珠光体组织在温变形过程中的演变.结果表明,珠光体组织中的渗碳体片层主要以弯曲扭折的形式协调塑性变形,表现出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剧烈塑性变形促进了渗碳体片层的球化,表层球化完全的渗碳体颗粒粒径均小于0.2μm;温楔横轧后铁素体基体发生了动态连续再结晶,等轴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为0.3~0.4 μm,0.5R处和心部的渗碳体球化不完全,铁素体再结晶也不完全;铁素体晶粒的超细化和渗碳体片层的球化明显改善高碳珠光体钢棒件的塑性,温变形过程中应变、应变速率及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是引起组织性能差异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温楔横轧
,
珠光体
,
组织演变
,
再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