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策
,
杨永芳
,
温建国
,
刘国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氧化石墨烯(GO)、PCL/石墨烯(GE)及PCL/接枝石墨烯(gGE)复合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等温结晶动力学及耐热分解性.POM结果表明,GO、GE及gGE的加入能有效地增加PCL的成核密度,使其球晶生长速率增加.DSC结果表明,GO、GE及gGE作为成核剂能有效地加快PCL的结晶速率,当GO和gGE的质量分数为0.2%时,PCL的结晶速率达到最大值.TGA结果表明,PCL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为310℃,GO、GE及gGE的质量分数为0.3%时,复合材料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分别为320℃、300℃及280℃,GO的加入使PCL的耐热分解性增强,但GE及gGE的加入使PCL的耐热分解性降低.
关键词:
聚己内酯
,
石墨烯
,
结晶动力学
金属学报
<正> 为了进一步动员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鼓足干劲,在全国各地掀起一个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技术革命群众运动,大会决议:一、开展建国十周年科学技术献礼运动。大会号召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紧密围绕当前工农业生产特别是“三大元帅””两个先行”等中心任务和国防建设的要求,在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方面作出贡献,以促进生产大跃进和科学技术的大跃进。在今年内特别应当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生产1,070万吨钢的号召而奋斗。献礼运动的具体办法另定。
关键词:
陈冠军
,
张建良
,
马金芳
,
贾军民
,
陈杉杉
钢铁研究学报
在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形势下,首钢开展了高炉高风温试验研究.2009年高风温试验情况表明,迁钢2号高炉连续4个月月均风温突破1270℃,实现年均风温1258.7℃,达到了高炉生产降低焦比和提高煤比等目标.采用对比分析法总结分析了高风温试验前、2008年和2009年迁钢2号高炉的试验数据,2009年实现1280℃高风温下的热风炉、高炉等操作技术,研究了助燃空气温度、煤气预热温度、煤气热值、煤气流量和燃烧送风时间等参数对高风温的影响,提出了高风温随其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高炉
,
热风炉
,
高风温
,
操作
陈冠军
钢铁研究
分析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和首钢历年年均风温的变化,介绍了首钢近年提高高炉风温情况.分析了近年首钢各厂区高炉的年均风温,结合1 250℃以上月均风温的实例,说明迁钢2号高炉高风温实践是首钢高炉风温进步的主要标志.讨论了与高风温紧密关联的工艺流程、设备及材料、原燃料和高炉操作等问题.高风温是1项综合技术,与大喷煤、富氧等技术融为一体,才能充分发挥其节能作用.
关键词:
高炉
,
热风炉
,
高风温
郭崇武
电镀与涂饰
制定了宽温酸性镀酸锌工艺.滚镀的最佳工艺为:氯化锌45~55 g/L,氯化钾200 ~ 230 g/L,硼酸30~35 g/L,402主光剂1 mL/L,402辅光剂30 mL/L,温度15~45℃,pH=4.5~5.5,电压5.5~6.5 V.挂镀时只需改氯化锌含量为55~65 g/L,电流密度1~3 A/dm2.该工艺允许的温度范围宽,镀液稳定,出光快,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好.所用主光剂和辅光剂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酸性镀锌
,
温度范围
,
光亮剂
,
抗氧化性
胡耀强
,
权朝明
,
刘海宁
,
吴志坚
,
叶秀深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11.021
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温敏吸附材料可以实现对蛋白质、染料及其他物质的吸附、脱附和控制释放,而无需添加其他试剂,降低了这些过程造成的污染.因此温敏吸附材料作为智能响应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是现在被研究得最多的温敏材料,它的相转变温度(LCST)为32℃,许多复合的温敏吸附材料的LCST小于40℃,这使得温敏吸附材料在蛋白质的活性分离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主要综述了温敏材料在吸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对温敏吸附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温敏材料
,
吸附
,
染料
,
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