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梁
,
蒋梅燕
,
郑精武
,
游李顺
,
姜力强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8.005
采用高温自蔓延(SHS)方法制备了化学组成为Sr1-xLaxFe12-xZnxO19(x=0~0.4)的La-Zn联合掺杂的锶铁氧体,并研究了晶体结构与离子掺杂量对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热力学数据,分析了合成过程中产生不同氧化物杂质的热力学机制,结果显示,通过合适控制反应体系中的Fe粉含量,可以合成单一的M型铁氧体相.SEM表明SHS方法制备的样品比传统方法制备的样品结晶更完整,粉体颗粒呈明显的六角平板状,颗粒尺寸基本分布在0.5~1.2 μm之间.La3+,Zn2+的加入能够明显地提高试样的综合磁性能,相比于未掺杂的试样,在未取向情况下其剩磁提高了14.4%,Hcb提高了15.3%,(BH)m提高了30.7%,并且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采用SHS方法获得的样品的内禀矫顽力Hcj提高尤为明显,最高可达322kA/m.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
铁氧体:取代
,
磁性能
陈泽民
,
路品
,
贾岩
材料保护
为了克服传统锌系磷化工艺的诸多缺点,在传统的锌系磷化液中加入马丙共聚物和铜脲配位化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了一种环保、单组分、低温无渣的新型磷化工艺,并将此工艺制得的磷化膜的性能、形貌、成分与普通锌系磷化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的新型磷化工艺为1.0g/L铜脲配位化合物,1.5 g/L氧化锌,15.0mL/L磷酸,10.0 mL/L马丙共聚物,磷化时间15 min,磷化温度20℃;最佳工艺时磷化液游度酸度8点,总酸度30点;新型工艺制得的磷化膜为均匀致密的球状结晶,耐蚀性、漆膜附着力、抗冲击力均优于普通锌系磷化膜.
关键词:
低温锌系磷化
,
铜脲配位化合物
,
马丙共聚物
,
性能
,
形貌
张发生
,
戴韧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平面叶栅风洞上实验测量了设计工况下,具有压力面及吸力面单排离散气膜孔射流的导向叶栅卜游流场,对比研究不同射流比时叶型损失的变化。实验中主流与射流采用相同的工质。结果表明:压力面射流及吸力面射流时,平均总压损失随射流比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但是损失增大或减小的数值不同,吸力面射流及压力面射流都会使尾迹区发生改变。高压射流气体的动量和质量对损失数值的影响,在小射流比时可以忽略,但是在大射流比时则必须要考虑,才能准确地反映叶型流动损失。
关键词:
平面叶栅
,
气膜射流
,
损失系数
,
叶片尾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