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0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元素V对镍基柱状晶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

于兴福 , 周金华 , 吴玉超 , 杨月 , 王宇飞 , , 黄爱华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11901/1005.3093.2016.101

采用定向凝固炉制备出含有不同V含量的柱状晶合金,进行了高温蠕变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形貌观察,研究合金化元素V对镍基柱状晶合金微观组织及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V含量的合金中碳化物主要以棒状形式存在,而高V合金中碳化物主要以块状形式存在,棒状碳化物中的V含量低于块状碳化物.随V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碳化物由棒状向块状转变,当V含量达到1.04%(质量分数)时,碳化物的形貌已经完全转变成块状.铸态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合金中的碳化物发生溶解,低V合金中的棒状碳化物溶解较多,而高V合金中碳化物溶解较少.在980C/216 MPa和760℃/725 MPa条件下低V柱状晶合金持久寿命较短,高V合金持久寿命较长,提高合金中的V含量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蠕变寿命.高V合金与低V合金相比,时效和蠕变期间在晶界析出M23C6型碳化物数量少.蠕变期间合金中的裂纹主要在晶内MC型碳化物及晶界析出的M23C6型碳化物处萌生和扩展.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V元素作用 , 微观组织 , 镍基合金 , 蠕变

返回次数对镍基K4169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王宇飞 , 杨刚 , 于海涛 , 王雪梅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1.010

采用50%返回料+50%新料的新工艺熔炼镍基K4169合金,进行了4次返回料的熔炼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新科合金及返回料合金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用直读光谱仪对不同返回次数的合金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对其力学和持久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返回料熔炼对合金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返回次数增加,化学成分无明显变化,合金的气体含量略呈下降趋势且总含量低于40×10-6,返回料冶炼过程中可不添加B和Zr.K4169合金凝固组织为典型枝晶结构,返回料对K4169合金的铸态枝晶组织没有明显影响.MC型碳化物及Laves相在热处理过程中部分分解,析出针片状δ相,在所有元素中,Nb的偏析最为严重,通过适当延长固溶处理时间可提高元素Nb的分布均匀性和抑制δ相的生成.返回料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及屈服强度随返回次数增加略有增加,合金的持久寿命较新料合金略有降低,但均明显超过现有技术标准规定的要求.熔炼的返回料合金具有良好的中温塑性,总体上与新料的质量水平相当.返回料合金的铸造性能与新料相当,可以代替新料用于铸件生产.

关键词: K4169 , 返回料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黔西南卡型金矿床形成特殊性研究

聂爱国 , 李俊海 , 欧文 , 管代云 , 梅世全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2.002

通过对黔西南卡型金矿床形成特殊性研究,显示:黔西南金矿位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对该区构造、岩浆活动产生极大影响;幔源玄武岩浆提供了黔西南卡型金矿床形成所需金的物质来源;晚二叠世-三叠纪时期的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二叠系龙潭组、三叠系新苑组、许组、边阳组等含金建造;燕山期峨眉地幔热柱再次活动产生的成矿动力作用最终成就了黔西南卡型金矿床的形成.

关键词: 峨眉地幔热柱活动 , 型金矿床 , 形成特殊性 , 黔西南

R22水平管液蒸发汽化规律可视化研究

田华 , 马一太 , 代宝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液式蒸发是广泛应用在大中型制冷热泵系统的蒸发换热模式之一.通过可视化手段探索汽泡核化及生长规律进而揭示液蒸发机理,是一条重要的研究手段.为了直接观测到水平管液蒸发汽化规律,本文设计了可视化试验台.通过对液式汽化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发现,汽泡在加热壁面上的汽化核心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汽泡从在壁面上出现到脱离壁面的汽泡生长时间大约在4~5 ms之间;汽泡脱离直径大约在1.4~1.8 mm之间;同时发现,提高蒸发温度和热流密度均能促进汽化过程.

关键词: 液蒸发 , 汽化规律 , 可视化 , 汽化核心 , 生长时间

型金矿的再定义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陶瓷材料流成型研究现状

黄勇 , 向军辉 , 谢志鹏 , 杨金龙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1.05.005

简要概括了陶瓷坯体流成型的工艺过程,比较了水基流成型与传统流成型技术相比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着重介绍了陶瓷材料新型流成型工艺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陶瓷坯体水基流成型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陶瓷 , 水基 , 成型

中高含硅钢抑制“圣德效应”的研究

郭士强 , 朱殿瑞 , 李福军

腐蚀与防护

油田油管属中高含硅钢管,在热浸镀锌过程中通常产生"圣德效应",致使镀层结合力差,易起皮脱落。多次试验表明,向锌液中添加多元合金及热浸镀过程中使用振荡器可有效抑制"圣德效应"(Sandelin effect)的产生。

关键词: 高硅钢 , 圣德效应 , 合金化

陶瓷薄片的流成型工艺概述

宋占永 , 董桂霞 , 杨志民 , 马舒旺

材料导报

概述了流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发展历程,比较了水基流成型与传统流成型技术的优缺点.针对特定的流成型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理论分析,同时介绍了几种新型的流工艺.最后对流成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陶瓷 , 传统流成型 , 水基流成型

法制备陶瓷薄片的研究进展

李冬云 , 乔冠军 , 金志浩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4.02.012

成型是一种目前使用较广泛,能够获得高质量、超薄型陶瓷薄片的成型方法.本文论述了流成型时有机物(包括溶剂、分散剂、粘结剂、增塑剂等)的选择原则、浆料的制备以及流工艺过程,并对影响流膜厚度和流膜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提出了改进流膜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 陶瓷薄片 , 研究进展

5(6)-氨基-1-(4-氨基苯基)-1,3,3-三甲基茚的合成及其固化特性研究

纪清 , 王菊花 , 曹青华 , 俞强 , 庄韦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1.04.002

以1,3,3-三甲基-1-苯基茚为原料,通过硝化、还原反应制备5(6)-氨基-1-(4-氨基苯基)-1,3,3-三甲基茚(PI-DA),其结构经FTIR、1H-NMR和LC-MS表征.以PIDA为固化剂,用DSC研究了E-44/PIDA固化反应,确定固化工艺条件,并用Kissinger及Ozawa方法分别计算得到该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6.48k J/mol和60.76kJ/mol,结合Crane公式求出反应级数为0.88.研究结果表明,与4,4’-二氨基-二苯砜(DDS)相比,PIDA熔点较低且带有环状茚结构,既降低了固化温度、缩短了固化时间,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E-44/PIDA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167.8℃,初始分解温度Td=361.71℃.

关键词: PIDA , 固化剂 , 固化反应 , 固化工艺 , 耐热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