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实时波形的动态显示及其优化处理方法

杨树德 , 高曼曼 , 天文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12603.0354

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F103ZET6(ARM)芯片的可变静态存储控制器(FSMC)的LCD实时波形动态显示系统实现方法,给出了采集到的数据和LCD显示屏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FSMC的特点和具体设置,介绍了对变化较快信号的波形优化处理方法,使波形更加逼真.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并已经用于交-交变频器的显示系统中.

关键词: ARM , STM32 , FSMC , 优化处理

赵庄铜镍矿区构造逐级控制及构造指示矿特征探讨

罗跃 , 周贤金 , 施建斌 , 冯学知 , 刘正疆 , 张琪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3.06.010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江苏泗洪县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手段研究矿区构造.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宿迁市泗洪县赵庄铜镍矿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具备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提,确定有利靶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于岩体中下部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贯入式矿体两处.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 构造逐级控制 , 构造指示矿 , 靶区 , 泗洪县

用于天文成像探测的IRFPA性能参数测试

冯志伟 , 杨潇 , 白先勇 , 段帷 , 宋谦 , 吴宏 , 张志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7.02.140

天体的红外成像探测在天文学领域中有其特殊和重要的作用,高性能红外探测器是红外天文观测的关键器件,因此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性能参数的测试评价对于红外天文观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天文应用的特殊性,通过分析红外焦平面阵列(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IRFPA)探测器的特点,给出了增益、读出噪声、线性和暗流等性能参数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可实现1~14 μm波长范围的IRFPA探测器性能参数测试;完成了一台采用国产3~5μm HgCdTe芯片研制的IRFPA探测器性能参数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IRFPA探测器的线性度非常好,可以达到99.9%以上,但读出噪声和暗电流较大,与国外为天文观测研制的高性能探测器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

关键词: 天文 , IRFPA探测器 , 性能参数

液晶自适应光学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宣丽 , 李大禹 , 刘永刚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53001.0001

液晶波前校正器作为一种高单元密度的新型波前校正器件,通过相息图的衍射可以轻松实现十微米的波前位相校正量.因此,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LCAO)系统是21世纪天文观测领域非常有希望普及的系统.但是液晶波前校正器存在响应速度慢(>10 ms)、能量利用率低的双重问题,国际上一直处于探索研究中.本课题组不但解决了能量问题,而且在速度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所研制的LCAO系统与1.23m口径望远镜连接,清晰观测到土星及其环绕的光环带,分辨出4.8和5.5视星等的α-Com双星,成像分辨率达到1.8倍衍射极限分辨率;目前系统延迟时间只有2 ms,可以说已达到工程应用水平,在装备8~10 m级大口径天文学望远镜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 自适应光学 , 望远镜

一种用于天文台选址的气象参数和大气湍流测量系统

吴晓庆 , 马成胜 , 翁宁泉 , 曾宗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1.02.019

本文提出一种用VFC(电压-频率变换器)进行模数转换的气象参数和温度脉动测量系统.系统安装在云南天文台高美古观测站一27 m高铁塔上,包括三层金属丝温度脉动传感器和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传感器.用计算机选通多路开关,8253计数器对脉冲信号计数,实时测量和显示数据.成本低,能保证长距离数据采集的精度.

关键词: 电压-频率变换器 , 频率计数 , 湍流测量系统

空间天文仪器反射镜材料优化与应用研究

宋立强 , 杨世模 , 陈志远

材料导报

针对空间天文光学仪器反射镜材料的选择,论述了空间反射镜材料的优化方法,对比分析了反射镜材料的性能,并以空间太阳望远镜中的摆镜及Φ1m主镜研究为依托,建立了摆镜与主镜有限元模型,根据模型完成了反射镜材料的计算优化,得到了其力学及热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反射镜的力学及动力学环境要求较高时,铍材最优,碳化硅次之;对于仪器温控范围较宽或对日观测时,微晶玻璃最优,碳化硅次之.根据反射镜材料优化结果,确定了以金属铍作为空间太阳望远镜中的摆镜材料,并进行了铍镜研制,检测结果满足技术要求.

关键词: 空间天文仪器 , 空间太阳望远镜 , 反射镜 , 材料优化 , 铍镜 , 有限元

菲氏管分离氢化物-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精矿中微量汞

钟勇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1.012

试样于菲氏管中加入还原铁粉,加热使汞与基体及共存元素分离;试验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的最佳条件.汞的检出限为0.05ng/mL,线性范围为0.5~250ng/mL,汞的回收率为94%~101%.方法应用于锌精矿中汞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 菲氏管 , 氢化物 , 冷原子荧光光谱法 , 锌精矿 ,

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

饶长辉 , 姜文汉 , 张雨东 , 凌宁 , 李梅 , 张学军 , 李彦英 , 官春林 , 陈东红 , 沈锋 , 廖周 , 汤国茂 , 周璐春 , 王彩霞 , 张昂 , 吴碧琳 , 魏凯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3.004

云南天文台1.2 m望远镜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已经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该自适应光学系统主要由倾斜跟踪控制回路、高阶校正回路以及高分辨力成像系统组成.为了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倾斜跟踪控制回路由两级倾斜校正回路串联而成,用于校正望远镜的跟踪误差和大气湍流引起的倾斜跟踪误差.高阶校正回路主要由一套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一块61单元变形反射镜以及一套高速数字波前处理机组成.系统中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为400~700 nm,系统成像波段为700~900 nm.在介绍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际天文恒星目标的高分辨力自适应光学成像观测结果.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 波前传感器 , 跟踪 , 性能分析

钛合金在空间太阳望远镜中的应用

胡启千 , 邓贵顺 , 费道森 , 张占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03.04.022

概述了空间天文研究领域观测仪器的用途、特性及工作环境.从设计、制作、技术经济参数方面阐述了钛金属作为航天器材的优越性及其在中国空间太阳望远镜研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应用 , 钛合金 , 空间 , 望远镜

国外红外用大尺寸锗晶体的生产方法及水平

李贺成 , 王铁艳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0.03.010

介绍了美国、独联体、日本、比利时和以色列用于8~12 μm红外系的锗晶体的生产方法, 包括CZ法、定向结晶法、铸造法、斯捷诺夫法、旋转晶片法、斯拉克巴杰法和籽晶垂直梯度凝固法. 国外已分别用CZ法和定向凝固法生产出Φ300 mm和Φ520 mm的大直径锗单晶.

关键词: 红外用锗晶体 , CZ法 , 定向凝固法 , 斯捷诺夫法 , 铸造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