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龙
,
王宁
,
潘岩
,
左甜
,
马方义
,
晋西润
,
薛光亭
,
张学卿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6.160
介绍了某沿海炼化装置钢结构的普通环氧防腐涂层失效现象,详细分析其涂层失效主要原因为海洋大气中存在高浓度的Cl-、H2S、SO42-等腐蚀介质.阐述了一种环氧低表面带锈底漆性能、配方,及与普通的环氧防腐漆对比使用优势,通过运用该环氧低表面带锈底漆与耐候性好的脂肪族面漆,有效延长了沿海地区的炼化装置钢结构涂层使用寿命,为同类装置腐蚀防护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沿海炼化
,
钢结构
,
涂层
,
环氧低表面
,
带锈底漆
罗跃
,
周贤金
,
施建斌
,
冯学知
,
刘正疆
,
张琪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3.06.010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江苏泗洪县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手段研究矿区构造.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宿迁市泗洪县潘赵庄铜镍矿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具备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提,确定有利靶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于岩体中下部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贯入式矿体两处.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
构造逐级控制
,
构造指示矿
,
靶区
,
泗洪县
刘卫东
,
李角群
,
李磊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1.007
岩爆是一种世界性的地质灾害,极大地威胁着矿山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在岩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由于岩爆问题极为复杂,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岩爆定义、岩爆发生机理、岩爆预测预报、岩爆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与评述,并在某些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岩爆
,
岩爆发生机理
,
岩爆预测预报
,
岩爆控制
郭树林
,
姚香
,
严鹏
,
许卫军
,
李晓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1.006
中国深井岩爆课题研究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但一般都停留在理论性研究方面,解决岩爆防治的实用性研究工作却没有太多成果.针对岩爆类型划分、形成机理、发生判据、岩爆预测与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
深井岩爆
,
岩爆类型
,
岩爆判据
,
岩爆预测与防治
王来贵
,
张鹏
,
杨建林
,
李喜林
硅酸盐通报
为了改善软岩遇水软化的特性,采用化学改性、水泥改性以及复合改性的处理方法从微观上改变软岩的结构,通过静态水润湿角实验、膨胀率实验、崩解性实验和直接剪切实验得到了改性前后软岩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并从微观上分析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改性相对单一改性能够更好的改善软岩遇水软化的特性;复合改性后软岩的润湿角由3.58°提高到109.48°,使软岩由亲水性转变为憎水性;膨胀率由改性前的16.61%降为2.42%;软岩由强崩解性转变为弱崩解性;复合改性后软岩的抗剪强度变化明显,粘聚力由117.2 kPa增加到363.8 kPa,内摩擦角由24.4°提高到44.3°,分别提高了210.4%、81.6%;复合改性从微观上改变了软岩的结构,提高了颗粒间的胶结作用力,并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憎水膜.
关键词:
软岩
,
复合改性
,
润湿角
,
崩解性
,
抗剪强度
隋智力
,
乔兰
,
李远
,
杨志军
,
孙歆硕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12.006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复杂岩质边坡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其岩体力学参数.运用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边坡开挖卸荷过程中岩体参数的量化,并通过FLAC数值模拟研究岩体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复杂岩质
,
卸荷
,
岩体参数
,
变化规律
刘忠法
,
邵拥军
,
隗含涛
,
汪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65-0
冬瓜山矿床是铜陵矿集区内一个大型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矿区内的燕山期青山脚中酸性侵入岩体与成矿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在对青山脚岩体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系统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岩浆起源、成岩动力学环境及岩体的成岩作用过程,并对青山脚岩体的成岩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青山脚岩体为高钾钙碱性岩石,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Th、Rb和Sr,亏损重稀土元素、Ba、Nb和Ta的特征。形成成矿岩体的原始岩浆来源于地幔玄武质岩浆和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正长岩岩浆的混合,其成岩动力学环境为挤压到伸展的过渡环境。Harker图解和长石的混合结构表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自身的分离结晶作用,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表明成岩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本区岩体是由壳幔混合岩浆在碰撞后的伸展环境中经过自身的分离结晶作用和与地壳的同化混染作用而形成的。
关键词:
青山脚岩体
,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成岩动力学环境
,
岩浆起源
,
成岩作用
,
冬瓜山铜(金)多金属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