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星
,
高琪
,
王明新
,
孙向武
,
赵兴青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7.2015022802
在常州市城区、城郊和农村20个道路断面50 m范围内采集140个户外灰尘样品,测定Cu、Zn、Pb、Cd、Ni、Cr和Mn等重金属的含量,分析其区域差异、垂直分布和化学形态特征,进行富集系数和污染系数分析,并构建了涵盖灰尘重金属含量、形态和毒性的环境风险指数.结果表明,以上各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73.51、952.66、444.50、3.16、115.64、132.44、801.59 mg·kg-1.随着楼层的升高,城区灰尘中Pb、Mn和Cr的含量呈递减趋势,Cd、Cu和Zn含量没有显著变化,Ni含量呈上升趋势.Cu和Cr主要为残渣态,Zn、Pb和Cd主要为可还原态,Ni主要为酸可提取态.Cd的环境风险等级为严重,Pb为重或严重,Cu和Zn为较低或中,Ni为中,Cr和Mn为低.
关键词:
户外灰尘
,
垂直分布
,
富集系数
,
化学形态
,
环境风险评价
李君
,
潘新星
,
王明新
,
赵远
,
赵兴青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5.2014122101
以能源作物品种淄蓖麻5号为供试材料,通过营养液栽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0.5、1、2 mmol·L-1)的外源硫对50μmol·L-1镉( Cd)胁迫条件下蓖麻植株生长、生理特性、镉积累以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适量的硫能显著缓解镉对蓖麻植株的胁迫作用.1 mmol·L-1的硫处理使镉胁迫下的蓖麻总生物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分别提高了52.24%和26.08%、叶片中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分别降低了30?43%和39.22%;施硫对蓖麻根系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茎和叶中的镉含量,有助于缓解蓖麻地上部镉胁迫作用;镉在蓖麻根系中主要分布于可溶组分,在叶片中则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中,施硫显著降低了根系可溶组分的镉含量,提高了细胞壁组分镉含量,表明外源硫加强了蓖麻根系对镉的细胞壁固持作用,而液泡的区隔化作用则有所减弱.镉的亚细胞分布变化可能是外源硫调控镉从根系向地上部的迁移从而缓解地上部镉生理毒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
硫
,
镉
,
蓖麻
,
亚细胞分布
,
生理响应
黄明阳
,
郭新恒
,
杨炳麟
原子核物理评论
在利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研究超新星中微子探测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中微子传播过程中受到各种效应的影响,包括超新星震荡效应、中微子集体效应、Mikheyev-Smirnov-Wolfenstein(MSW)效应和地球物质效应等.由于超新星中微子受到这些效应,不同味道的中微子之间振荡会发生变化,因而利用探测某些超新星中微子事例数之比,就有可能确定中微子的质量层次,得到中微子混合角θ13和中微子绝对质量的信息.
关键词:
超新星中微子
,
质量层次
,
θ13
,
中微子质量
罗跃
,
周贤金
,
施建斌
,
冯学知
,
刘正疆
,
张琪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3.06.010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江苏泗洪县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手段研究矿区构造.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宿迁市泗洪县潘赵庄铜镍矿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具备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提,确定有利靶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于岩体中下部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贯入式矿体两处.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
构造逐级控制
,
构造指示矿
,
靶区
,
泗洪县
申虹
,
王延楠
原子核物理评论
采用相对论平均场方法研究了致密物质的性质,构造了包括较宽温度、同位旋不对称度和密度范围的适用于超新星模拟研究的状态方程,均匀物质由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描述,非均匀物质由托马斯-费米近似给出。讨论了包含超子自由度的中子星物质的状态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包含超子可以有效地软化高密度区的状态方程,Λ超子的超流态有可能存在于大质量中子星内部。
关键词: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
状态方程
,
超新星
,
中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