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加入微量镉后Mg61Cu28Gd11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纳米压痕蠕变行为

孙颖迪 , 梁诸明 , 李子全 , 刘劲松 , 周佳丽 ,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纳米压痕法研究了Mg6 Cu28Gd11和加入微量镉后(Mg61Cu28Gd11)99.5Cd0.5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压痕蠕变行为,并通过获得的蠕变位移、蠕变速率敏感指数和蠕变柔量分析了合金的蠕变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非晶合金都具有较低的室温蠕变敏感指数,其室温蠕变机制主要为局部剪切流变,特别是加入微量镉后非晶合金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更低的蠕变速率敏感指数和更小的蠕变柔量,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和更低的应力松弛状态.

关键词: 纳米压痕 , 镁基块体非晶合金 , 蠕变 ,

赵庄铜镍矿区构造逐级控制及构造指示矿特征探讨

罗跃 , 周贤金 , 施建斌 , 冯学知 , 刘正疆 , 张琪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3.06.010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江苏泗洪县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手段研究矿区构造.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宿迁市泗洪县赵庄铜镍矿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具备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提,确定有利靶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于岩体中下部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贯入式矿体两处.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 构造逐级控制 , 构造指示矿 , 靶区 , 泗洪县

菲氏管分离氢化物-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精矿中微量汞

钟勇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1.012

试样于菲氏管中加入还原铁粉,加热使汞与基体及共存元素分离;试验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的最佳条件.汞的检出限为0.05ng/mL,线性范围为0.5~250ng/mL,汞的回收率为94%~101%.方法应用于锌精矿中汞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 菲氏管 , 氢化物 , 冷原子荧光光谱法 , 锌精矿 ,

纺织纤维表面的X光电子能谱研究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1.01.019

由于纤维聚集体不同于紧密结构材料,在用XPS测定分析纤维表面结构时,电子被电离射出的量要小得多,测定的灵敏度较低。通常纤维的聚集结构越紧密,对测定分析结果越有利,机织物是较好的测试材料形式。在对纤维表面元素含量测定时,低含量成分有变小的趋势,而高含量成分有变大的趋势。在测定分析纤维表面元素含量时,这种影响趋势对测定低含量成分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XPS , 纤维 , 测试灵敏度 , 表面结构

国外红外用大尺寸锗晶体的生产方法及水平

李贺成 , 王铁艳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0.03.010

介绍了美国、独联体、日本、比利时和以色列用于8~12 μm红外系的锗晶体的生产方法, 包括CZ法、定向结晶法、铸造法、斯捷诺夫法、旋转晶片法、斯拉克巴杰法和籽晶垂直梯度凝固法. 国外已分别用CZ法和定向凝固法生产出Φ300 mm和Φ520 mm的大直径锗单晶.

关键词: 红外用锗晶体 , CZ法 , 定向凝固法 , 斯捷诺夫法 , 铸造法

低品位急倾斜中厚以下矿体采矿方法优选

周礼 , 欧任泽 , 林卫星 , 宋嘉栋 , 侯俊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108

获各铜矿5勘探线以西铅锌矿体位于铜矿体下盘,受上盘铜矿体回采及充填水的影响,矿体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矿岩稳固性大大降低,同时矿石品位较低,回采难度大.经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推荐采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该范围内中厚以下矿体,采场生产能力250t/d,采矿损失率16%,矿石贫化率8% ~10%,采矿成本84.43元/t.以该矿1630中段为例,采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能创造利润总额2 709.45万元.

关键词: 采矿方法 , 低品位矿体 , 急倾斜中厚以下矿体 , 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

光栅式立体显示器重影问题的研究

文江涛 , 胡跃辉 , 吕国强 , 钱鑫 , 宋志成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7.03.015

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设备由于存在重影问题而限制了它们在商业上的应用,文章从弄区和可视区域两个角度分析了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设备产生重影问题的理论原因,并建立一个光学结构模型,推导出人眼所看到的实际像素强度公式.给出一种定义重影度的方法,经软件仿真得到重影度与人眼到显示屏幕距离的关系曲线,基于上述模型和定义对重影问题的改善进行了探讨.软件仿真结果显示通过改善边缘光栅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可视区域,减小人眼看到重影的几率.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 视差光栅 , 重影 , 弄区 , 立体图像对

聚乙烯塑料在西沙自然环境中光老化行为研究

卢琳 , 石宇野 , 高瑾 , 李晓刚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1.03.011

在西沙大气环境中对中密度聚乙烯(MDPE)进行一年的曝晒实验,以研究其在极端气候环境下的老化特征及规律.运用扫描电镜、分光光度计、拉伸实等手段对老化前后MDPE的表观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结构变化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提出在西沙环境下聚乙烯材料老化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西沙大气环境中,随曝晒时间增加,MDPE表面色差增加,硬度增加,光泽度减小,同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保留率下降.MDPE老化评价指标Z较好的综合了各个指标的共性,从整体上看西沙地区MDPE的老化行为与时间呈阶梯状增长趋势.

关键词: 聚乙烯 , 光老化 , 西沙环境 , 羰基 , 主成分分析

采煤沉陷积水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的氮、磷动态及相关性?

范廷玉 , 谷得明 , 严家平 , 王顺 , 程方奎 , 陈永春 , 陆春辉 , 李国瑞 , 陈威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6.2015020501

根据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的9次监测数据,分析了淮南集开放型和封闭型沉陷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中氮、磷时间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各类水体内氮、磷之间的响应关系和运移特征;通过各形态氮、磷比对研究区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限制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类沉陷积水区内氮、磷时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有降雨、周围农业面源输入、外部河流的互相补给等;各类水体内氮、磷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响应,封闭型沉陷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中氮、磷响应关系更强;两类沉陷积水区均属磷限制性水体。

关键词: 采煤沉陷积水区 , 地表水 , 浅层地下水 , 氮磷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