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
王胜
,
高典楠
,
潘秋实
,
王树东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2.20535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研究了 Pd/NiAl2O4催化剂上甲烷燃烧反应机理,考察了 Pd 在载体上的氧化-还原状态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酸盐向碳酸盐的转化是反应的控制步骤.经预还原处理的催化剂在贫燃富氧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活性组分仍为 Pd-PdO 混合形态; Pd 单质的存在使 O2在其上吸附形成活性 O2–物种,从而促进了甲酸盐向碳酸盐的转化.
关键词:
钯
,
镍铝尖晶石
,
甲烷
,
催化燃烧
,
原位红外
罗跃
,
周贤金
,
施建斌
,
冯学知
,
刘正疆
,
张琪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3.06.010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江苏泗洪县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手段研究矿区构造.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宿迁市泗洪县潘赵庄铜镍矿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具备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提,确定有利靶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于岩体中下部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贯入式矿体两处.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
构造逐级控制
,
构造指示矿
,
靶区
,
泗洪县
李金平
,
孟松鹤
,
李广维
,
纪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4.04.012
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合成CuCr预合金粉,爆炸压实工艺制备CuCr合金触头材料.重点研究爆炸压实工艺粉末压实密度与粉末压实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爆炸压实工艺制备了密度较高(>92%的理论密度)的CuCr合金;随着单位体积粉末压实能增加,无论长管还是短管,粉末压实密度都是先增加后减小,有一个最大值;对于长管,当压实能为365.815MJ/m3时,压实密度达到最大值(98.65%理论密度);对于短管,当压实能为305.502 MJ/m3时,压实密度达到最大值(98.63%理论密度);并且CuCr合金粉的压实密度与压实能之间关系符合等式C=0.0022E/(1+0.0045E).
关键词:
爆炸压实
,
CuCr合金
,
压实能
,
压实密度
张振江
,
万东
,
邢海平
,
唐涛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648
以未添加助剂的聚丙烯(PP)粉料为原料,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接枝单体,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当支链分子量大于PP的临界分子量(Me=5600)的2倍时,对流变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称为流变学长支链.研究了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TMTD)在熔融接枝体系中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入TMTD后,单体的接枝量降低,但是支化效率提高.理论计算表明,在同样条件下加入TMTD后,改性样品的长支链频率由0.03升至0.34.
关键词:
聚丙烯
,
熔融接枝
,
长链支化
于海平
,
李春峰
,
邓将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6.008
采用平板电磁成形工艺对铜粉末进行了压实试验研究.分析了放电电压、粉末体径高比、驱动片、压实次数和压实方向等因素对压实坯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放电电压和粉末体径高比增加,压实坯致密度增大;单向加载时,沿着加载方向存在密度梯度,并且压实坯底部轴心处的密度最低;厚度适宜的驱动片有益于提高压实坯体致密度.当设备放电能量有限时,重复压实和双向压实方法是获得致密均匀、高密度粉末制品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致密度
,
粉末
,
电磁脉冲压实
,
电磁成形
,
平板线圈
周宇松
,
曹国洲
,
逯庆国
,
侯小宝
,
龚朝辉
,
郭红燕
,
吴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7.05.006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高振实密度超细银粉的制备工艺;制备的超细银粉为球形、表面光洁、无团聚,d90、d50、d10与平均粒径d分别为1.85、0.79、0.34、1.11 μm,振实密度高达4.5 g/cm3.试验结果表明,在银粉的还原生成反应中,溶剂去离子水用量与分散剂用量是其中两个主要的影响振实密度的因素.
关键词:
银
,
超细粉体
,
振实密度
,
正交试验
,
化学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