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益文
,
华沂
,
胥成民
,
初敏
,
冯健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6.02.015
空调四通换向阀是空调温控的主要器件之一,在水压试验过程中,发现一定比例的空调四通换向阀产品漏水失效,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干扰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失效产品进行检查、分析发现空调四通换向阀中的不锈钢封头有开裂,封头采用进口铁素体不锈钢棒材.本文通过金相、SEM、EDAX等先进显微分析技术,发现铁素体不锈钢棒材内部有大量的沿轴向分布的硫化锰夹杂物.空调四通换向阀失效是封头的开裂引起的,而封头的开裂与封头材料内部有大量轴向分布的硫化锰夹杂物有关.
关键词:
空调四通换向阀
,
不锈钢棒材
,
失效分析
,
夹杂物
戴润达
涂料工业
着重分析了北京三环四通桥的内部腐蚀原因;从混凝土破坏机理人手,采用环保型的水性氟碳涂层保护体系对其进行防腐维修.详细阐述了施工工艺要求和涂装质量控制流程,以保证大桥的设计使用年限.
关键词:
四通桥
,
混凝土
,
防腐
,
质量控制
张振国
,
张秀丽
,
张娜
,
张恒
材料导报
介绍了用四通道单传声器驻波管法测试材料隔声量的原理及其所使用的数学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吸声末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本研究所采用的吸声末端.在此基础上,分别对高分子聚氯乙烯和层合复合材料进行了隔声量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准确测定小样品垂直入射时的隔声量,且简单易行.
关键词:
隔声量
,
驻波管
,
传声器
,
吸声末端
,
层合复合材料
蔡超
,
张玉亭
,
王晓磊
,
顾学红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7.01.001
采用相转化和高温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四通道α-Al2O3中空纤维,系统考察了SiO2掺杂含量对中空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 500℃煅烧温度下SiO2与Al2O3发生原位烧结反应生成莫来石相,且莫来石相的含量随SiO2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SiO2掺杂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中空纤维的纯水通量和孔隙率,当SiO2掺杂含量达到20%(摩尔分数)时,中空纤维的纯水通量可达18.11 m3/(m2·h),孔隙率为59.9%.选用SiO2掺杂含量为20%的中空纤维作为载体,合成的中空纤维NaA分子筛膜用于90%(质量分数)乙醇/水渗透汽化分离,75℃下膜的渗透通量高达21.21 kg/(m2·h).
关键词:
中空纤维
,
二氧化硅
,
氧化铝
,
莫来石
吴铿
,
姚克虎
,
张炳哲
,
梁志刚
,
牛四通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12.005
硼酸盐熔体中分解反应的发泡高度和时间的关系由发泡过程和消泡过程两个方程来描述为了确定发泡过程方程中级数的收敛性,对方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利用改进的计算程序和实验数据,计算了由分解反应引起的发泡和消泡参数及平均发泡寿命和发泡强度等特性参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发泡过程方程在给定的积分区间泡内是一个收敛很快的级数,可以采用取消级数项的简化形式.利用发泡特性参数,可以对冶金过程中由反应引起的发泡过程进行定量的描述.
关键词:
泡沫渣
,
发泡和消泡参数
,
平均发泡寿命
,
发泡强度
刘凡
,
张元勤
,
张智锦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140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合钴(Cyclen-Co(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确定了其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计算得到了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以及在聚氧乙烯(23)月桂醇醚(Brij3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种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Cyclen-Co(Ⅱ)和BSA作用的结合点位数、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其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关键词:
四氮杂环十二烷合钴
,
牛血清白蛋白
,
荧光光谱
,
结合位点数
,
结合常数
张甜甜
,
林萍萍
,
彭亦如
,
陈培丰
,
陈奎治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1.010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比较研究了新型含空间链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氯酞菁(AlPc (SO2 NHC5 H10 COOH)4)及AlPc(SO2 NHC5 H10 COOH)4/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与无空间链四羧基铝氯酞菁(AlPc(COOH)4)相比较,AlPc (SO2 NHC5 H10 COOH)4不易聚集,荧光强度增强,荧光寿命增长。当 AlPc(SO2 NHC5 H10 COOH)4和 Al-Pc(COOH)4分别与BSA形成复合物后,与相应的自由酞菁相比,AlPc (COOH )4/BSA 和 AlPc (SO2-NHC5 H10 COOH)4/BSA复合物的紫外光谱红移,荧光光谱猝灭,其荧光猝灭原因为静态猝灭。由于空间链效应,AlPc(SO2 NHC5 H10 COOH)4与 BSA 之间的作用明显强于AlPc(COOH)4与BSA之间的作用。
关键词:
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Ⅲ)氯酞菁
,
牛血清白蛋白
,
表征
,
光物理性质
黄杏甜
,
李志鹏
,
王东阳
,
李毅群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088-9
多组分反应(MCRs)是通过一锅法同时或先后加入3种或3种以上起始原料合成目标产物的过程,具有原子经济性高、化学键构造效率高和反应选择性高等优点,而且可以避免中间体分离和纯化,从而减少废物产生,节省时间,简化分离纯化过程.MCRs由于其灵活性和高效性超过了传统多步合成方法,已成为构建结构新颖的多样性有机分子的新兴工具,尤其是在新药开发中具有广泛应用.吡喃[2,3-c]并吡唑是一类重要杂环化合物,是许多重要新兴药物的关键内核,这些药物具有抑制人类Chk1激酶活性、抗肿瘤活性、止痛镇痛活性、抗菌活性和抗炎活性等.目前已有通过三组分反应(3CRs)、四组分反应(4CRs)乃至五组分反应(5CRs)合成吡喃[2,3-c]并吡唑的文献报道.所用催化剂大多为无机或有机碱性催化剂,所报道的多组分反应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反应条件苛刻、所使用试剂昂贵和不易获得、使用定量的催化剂、产率不理想及操作繁琐等.牛血清白蛋白(BSA)是一种来源于牛,在生物体系中没有天然催化功能的廉价易得的非酶转运蛋白.由于生物催化剂如蛋白质、酶及完整细胞等具有催化效率高、选择性高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将生物催化剂用于催化有机反应已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这些生物催化剂中,BSA能催化一系列有机反应,包括还原反应、Knoevenagel缩合、aldol缩合、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和Biginelli反应等.考虑到吡喃[2,3-c]并吡唑衍生物的重要性以及BSA催化有机反应的多样性,我们设想利用生物催化剂BSA催化4CRs合成吡喃[2,3-c]并吡唑衍生物,即在45℃下,于90%乙醇水溶液中,催化量BSA催化乙酰乙酸乙酯、水合肼、丙二腈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反应完成后,产物经乙醇重结晶纯化,BSA可回收重复使用,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在优化条件下,合成了22个吡喃[2,3-c]并吡唑衍生物或及其螺环衍生物.迄今为止,该法尚未见文献报道.总之,我们发展了一种新颖和有效的BSA催化构建结构多样性吡喃[2,3-c]并吡唑衍生物的绿色方法.该法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该法底物适应范围广,可以使用各种羰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这使它成为一种高效实用的合成结构多样性吡喃[2,3-c]并吡唑衍生物的方法.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
生物催化剂
,
多组分反应
,
吡喃[2,3-c]并吡唑
,
生物催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