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帮鑫
,
张琪琪
,
刚洪泽
,
刘金峰
,
杨世忠
,
牟伯中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7.150361
以餐厨废油制备了生物基两性表面活性剂,应用界面张力和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了该生物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油水界面性能及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在无外加碱条件下,由餐厨废油制备的表面活性剂表现出良好的界面性能,在50~70℃以及pH值为7~12的条件下,均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值(<10-3 mN/m),在不同的油藏模拟地层水中均保持较好的界面活性;分别在50、-20和4℃下保存,其界面活性均未受到明显影响.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聚集体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为10 ~ 30 nm,无机盐离子的加入可使聚集体的粒径上升.基于其优良的界面性质和可再生来源,由餐厨废油制备的生物基两性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餐厨废油
,
生物基表面活性剂
,
两性表面活性剂
,
无碱体系
,
超低界面张力
,
聚集行为
康苏媛
,
张庆
,
白桦
,
王超
,
吕庆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0422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E-GC-MS)检测儿童蜡笔中苯胺等9种芳香伯胺的方法.先用正己烷除去蜡笔中的烷烃类物质,再以甲醇为提取剂在室温下超声提取两次,提取液经过浓缩后与还原剂连二亚硫酸钠在70℃下反应30 min,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硅藻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收集,然后采用HP-5M色谱柱分离,并用质谱进行检测.采用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9种芳香伯胺的分离检测.对于不同的芳香伯胺的定量限为5 mg/kg,实际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6.02%~102.43%.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以用于蜡笔中芳香伯胺的实际检验.
关键词:
固相萃取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芳香伯胺
,
蜡笔
张鸣镝
,
曹楚南
,
林海潮
腐蚀学报(英文)
测量了铁在自腐蚀电位下,在添加与未添加伯胺缓蚀剂的1mol/L HCI溶液中的阻抗谱。结果表明,随着伯胺碳链增长,阻抗谱将出现高频时间常数;随着添加的十二胺(DDA)浓度由低到高的变化,高频时间常数经历了从没有到出现,继而消失的过程。本文用三电层的观点分析了伯胺在盐酸溶液中的吸附行为,从而较好地解释了高频时间常数出现与消失的原因,并建立了相应的等效电路模型。
关键词:
缓蚀剂
,
impedance
,
iron
,
adsorption
,
acid
杨喜安
,
赵国春
,
刘家军
,
宋玉波
,
董汉文
,
高建伟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2.003
胶东牟乳成矿带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控矿构造为一系列近似平行且等间距的NNE向的断层.对胶东胶莱盆地、东西向构造、牟乳成矿带及其西部变质核杂岩区的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牟乳成矿带及其西部变质杂岩区的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胶东胶莱盆地、东西向断裂、牟乳成矿带及其西部变质核杂岩区金矿床的控矿构造是伊佐奈岐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构造;胶东牟乳成矿带为拆离断层上盘发育的断层系控矿,预测在牟乳成矿带下部,即在拆离断层附近可能存在品位更高、厚度更大的矿床.
关键词:
胶莱盆地
,
牟乳成矿带
,
拆离断层
,
控矿构造
肖晓峰
,
王建玲
,
杨娟娟
,
刘艇飞
,
陈彤
,
何军
,
邓弘毅
,
高启燕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1002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方法用于快速测定水基食品模拟物(10%乙醇、30 g/L乙酸和20%乙醇)中28种芳香族伯胺的迁移量.用水基食品模拟物浸泡待测样品中一定时间(在100℃条件下)后,冷却至室温并混匀,所得浸泡液经亲水性聚四氟乙烯针头式过滤器过滤后,直接进行HPLC-MS/MS测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Phenyl柱,以水和0.1%甲酸-25%乙腈-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质谱具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和分段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结果表明,方法定量限为0.002 ~ 10 μg/L,在5 ~100 μg/L或10 ~ 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5);在10、20、40 μg/L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6.6% ~114%,相对标准偏差为1.53%~ 8.97%.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色谱分离效果和线性关系好,检出限较低、回收率和准确度高,且完全满足欧盟(EU)No 10/2011法规中对芳香族伯胺特定迁移量的限量要求.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30批次出口欧盟的食品接触材料相关制品中芳香族伯胺特定迁移量的检测.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水基食品模拟物
,
芳香族伯胺
,
迁移量
,
食品接触材料
冯文坡
,
祁元明
,
汤克勇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038
为改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 将阿拉伯树胶引入该体系中, 以Ca(NO3)2·4H2O、(NH4)2HPO4、酸溶胶原、阿拉伯树胶为原料, 原位合成了胶原-羟基磷灰石/阿拉伯树胶复合材料. 采用FT-IR, XRD, SEM表征材料的晶相结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 研究了阿拉伯树胶对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阿拉伯树胶改变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态与结构; 随阿拉伯树胶含量的增加,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晶粒变小, 结晶度降低; 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和体外酶降解能力都显著下降(P<0.01),其机械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提高. 阿拉伯树胶与胶原或胶原-羟基磷灰石之间可能形成了蛋白-多糖复合物, 从而起到了交联作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collagen-hydroxyapatite composite
,
gum Arabic
,
effects
冯文坡
,
祁元明
,
汤克勇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038
为改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将阿拉伯树胶引入该体系中,以Ca(NO3)2·4H2O、(NH4)2HPO4、酸溶胶原、阿拉伯树胶为原料,原位合成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可拉伯树胶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表征材料的晶相结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研究了阿拉伯树胶对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伯树胶改变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态与结构;随阿拉伯树胶含量的增加,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晶粒变小,结晶度降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和体外酶降解能力都显著下降(P<0.01),其机械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提高.阿拉伯树胶与胶原或胶原-羟基磷灰石之间可能形成了蛋白-多糖复合物,从而起到了交联作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
阿拉伯树胶
,
影响
冯文坡
,
祁元明
,
汤克勇
复合材料学报
以硝酸钙、磷酸氢二铵、酸溶胶原和阿拉伯树胶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阿拉伯树胶(Col-HA/Gum A)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与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吸水性、酶降解性及急性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复合材料中无机相主要是低结晶度的羟基磷灰石,这种羟基磷灰石均匀地分散于胶原一阿拉伯树胶所构成的复合体中,形成了新的界面.力学性能、吸水性能、酶降解性及急性细胞毒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是一种颇有前途的骨组织替代材料.
关键词:
原位合成法
,
胶原
,
羟基磷灰石
,
阿拉伯树胶
,
复合材料
,
骨修复材料
钟学明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2.06.026
钨渣用硫酸分解浸出, 浸出液经铁屑还原后用0.20%伯胺N1923萃取分离钍, 再用4.0%伯胺N1923萃取富集钪, 接着用硫酸洗涤负载有机相分离稀土和铁、过氧化氢洗涤分离钛、盐酸反萃取钪获得氯化钪溶液. 用叔胺N235萃取从氯化钪溶液中进一步分离铁, 分别用氨水和草酸依次沉淀钪, 最后灼烧草酸钪获得氧化钪, 其纯度为90%, 收率为82%.
关键词:
氧化钪
,
伯胺
,
萃取
,
钨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