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晓慧
,
姚敬金
,
张素兰
,
林天亮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305
找矿模型的建立对在已知矿床周围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大的意义.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是新疆东天山的重要金矿带,已发现金矿床(点)多处,其中康古尔金矿床是该带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康古尔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找矿信息,进而建立康古尔金矿床综合矿模型,确立一套有效找矿方法技术组合,为该成矿带同类型矿床的快速高效找矿评价提供合理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康古尔金矿床
,
地质
,
地球物理
,
地球化学
,
找矿模型
王维
,
吴群绒
,
杨志兰
,
沈长虹
,
张爱清
,
韦海洋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4.025
由硝基苯甲醛和硝基苯乙酮经Claisen-Schmidt缩合制得3,3'-二硝基查尔酮,再用FeCl3-NH2NH2·H2O-C体系将其还原成3,3'-二氨基查尔酮.所得产品经元素分析、熔点、IR和1H NMR测试确认,讨论了影响产品收率的因素.收率为78.6%.
关键词:
光敏性二胺
,
查尔酮
,
聚酰亚胺
,
合成
金鸣林
,
程洁羚
,
王连星
,
金双玲
,
张睿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5)60183-4
用基斯勒尔法研究了热处理前后(室温~520℃)相沥青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加热速率下,基斯勒尔流动度具有很好的重现性。未经热处理的中间相沥青的流动度在253~282℃之间随温度增加缓慢增加,在282~311℃随温度增加呈现指数增大,在282~498℃几乎不变。热处理的沥青的流动度也随温度增加呈现类似的S型的变化规律,其中指数增加段可以用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其粘流活化能。沥青的甲苯不溶物含量随热处理时间增大从67.3%增大到88.7%,粘流活化能为203.6~294 kJ/mol。
关键词:
流变学
,
基氏流动度仪
,
高温煤焦油沥青
,
中间相沥青
闵森林
,
王元庆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7.03.014
利用菲涅尔透镜的光学成像原理来形成立体显示的观看视域.菲涅尔透镜前光源位置的不同,在成像区域所形成的像的位置也是不同和分离的,因而人眼可以分别观看到不同光源的光线.对应于不同光源成像的时候,LCD屏上也是对应着显示左右眼图像对,进而人眼将感受到图像的立体信息,实现图像的立体显示.再利用透镜分别对视域的X、Y、Z向进行扩展,分别形成两个对应于人的左右眼的视域,从而人眼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自由观看立体图像.采用Samsung 170EU液晶屏,焦距为700 mm的菲涅尔透镜和两组3×4的LED光源作为一个光源组进行实验,在光源距离菲涅尔透镜1925 mm处取得了视窗大小约为X向±20(.),Y向深度为20 mm,Z向深度为930~1 260 mm的视窗.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
菲涅尔透镜
,
自由立体显示
,
视域
杨莉
,
赵健
,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呋喃封端的聚乙二醇(F-PEG-F)和含有3个马来酰亚胺官能团的小分子交联剂三(2-马来酰亚胺基乙基)胺(TME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分析表征了产物结构.通过F-PEG-F和TMEA反应制备了具有可再加工性能及自修复性能的交联聚合物材料.由于迪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DA)反应的动态可逆性,样品在100℃时发生逆DA(Retro-DA)反应,交联结构破坏.材料损伤后由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察到破坏部位成功愈合,实现了自修复.此外,随着交联剂含量增加,材料拉伸强度有所提高;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提高,拉伸强度略微下降.当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交联含量为45%时,拉伸强度达到1.27 MPa,断裂伸长率为44%,60℃时修复率可达到90%.
关键词:
呋喃
,
聚乙二醇
,
马来酰亚胺
,
自修复
,
迪尔斯-阿尔德反应
曾泽
,
钟荣
,
冯英锋
,
谢刚
涂料工业
以异佛尔酮二胺(IPDA)、碳酸丙烯酯(PC)、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通过红外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UA合成的最优实验条件,对其光固化过程和涂膜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用7%的光引发剂Irgacure 184引发PUA固化时,其双键的最终转化率最高,可达93.7%;涂膜性能较好,表面干燥,硬度达到3H.
关键词:
异佛尔酮二胺
,
紫外光固化
,
聚氨酯丙烯酸酯
,
合成
黄振兴
,
李晨晨
,
金旭琴
,
姜秋实
,
马阳春
,
吕春辉
,
滕跃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8.2016031802
新洁尔灭是一种重要的化学除藻剂,为了探讨新洁尔灭的二次污染问题及其对水生生物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本文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多种光谱技术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除藻剂新洁尔灭对鲱鱼精子DNA(hs-DNA)的作用机制,探讨了二者的结合特性和作用力类型,研究了新洁尔灭对hs-DNA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洁尔灭对hs-DNA没有荧光猝灭作用,新洁尔灭对hs-DNA的空间结构也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光谱技术和分子模拟,验证了新洁尔灭与hs-DNA是以沟槽作用相结合且二者作用力类型主要为范德华力.该研究从分子光谱学角度验证了新洁尔灭的低毒性,阐明了新洁尔灭与hs-DNA的结合模式和作用力类型,为评价新洁尔灭的二次污染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新洁尔灭
,
鲱鱼精子DNA
,
多种光谱技术
,
分子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