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7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水性无机硅酸锌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 陈华辉 , 裴嵩峰 , 张婷

腐蚀学报(英文)

综述了水性无机硅酸锌防腐涂料的组成及固化机理,并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涂料 , null , null

水性无机硅酸锌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 陈华辉 , 裴嵩峰 , 张婷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6.01.011

综述了水性无机硅酸锌防腐涂料的组成及固化机理,并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涂料 , 无机硅酸锌 , 研究进展

La-Co替代的M型永磁铁氧体

, 陈华辉 , 张婷

功能材料

对La-Co替代的M型高性能永磁铁氧体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材料制备的工艺特点,成分,显微结构,材料的内禀参数,技术磁性能以及温度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组分为Sr0.7La0.3Fe11.7Co0.3O19的M型永磁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298K)比SrFe12O19永磁铁氧体的大1%~3%,磁晶各向异性场Ha大16.8%,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1大16.7%,磁性能:Br=450mT,Hcj=384kA/m,(BH)max=38.6kJ/m3.

关键词: M型永磁铁氧体 , La-Co替代 , 工艺 , 磁性能

阶梯轴镀铬夹具

吴勤 , 線东升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0.04.003

根据阶梯轴的结构特点及其对镀铬的要求,分别设计并制作了细长阶梯轴一次入槽施镀夹具和短阶梯轴,既可一次入槽施镀又可一次入槽分段施镀夹具.实践表明,夹具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可靠,改变了阶梯轴常规分段两次镀铬的方法,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镀铬成本.

关键词: 阶梯轴 , 镀铬 , 夹具

基于组态的包钢耐火配料系统设计

胡万里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1.023

介绍了利用组态作为监控,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下位机,实现了耐火厂散料配料系统的自动化生产,该系统具有手动功能和自动功能,手动功能具有现场手动和上位机手动功能,自动功能具有全自动和半自动功能.该系统可实现配方和配料制度的任意更改,投资低,故障少,自动化程度高.

关键词: 组态 , 配料 , 上位机

”字型左手材料结构的设计与仿真

孙振 , 竹有章 , 何星 , 杨成莱 , 李磐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针对目前由金属开口谐振环与金属杆构成的左手材料结构存在构造比较复杂、工艺实现较难的缺点,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金属条的改进结构一””字型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 10模拟仿真,利用散射参量法提取参数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在X波段实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讨论研究了该左手结构的金属条宽度、中间缺口宽度、中间条宽度三个结构尺寸参数变化对谐振频率和透射峰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参数的变化都会对二者产生影响,其中金属条宽度改变对透射峰值影响幅度相对较大,缺口宽度改变对谐振频率影响幅度相对较大.

关键词: 金属条 , 左手材料 , 负折射率 , 谐振频率 , S参数

寿山千寻碧,桃李几度红——热烈祝贺启东先生九十华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1年9月27日,正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荣誉主任启东先生九十华诞暨从教68周年。在此,我们向启东先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编辑委员会 ,

窑矿区恒利铁矿0-15线矿体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余斌 , 龚宇同 , 谢源 , 褚志勇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6.03.006

恒利铁矿是窑矿区的一部分,该矿0-15线矿体一期开采深度在-40m以上,一期开采储量为705万t,矿石品位平均为TFe48.07%.文章针对恒利铁矿矿产资源特点,研究制定了综合开采工程技术方案,并详细进行了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以确保该部分矿产资源能安全高效地获得回收.

关键词: 恒利铁矿开采 , 方案研究 , 投资估算 , 财务评价

烧结热测试与分析

董辉,林贺勇,,张浩浩,蔡九菊,徐春柏,周节旺

钢铁

对鞍钢某360m2烧结机进行了全方位的热测试与分析,借此研究了中国大型烧结机余热资源的产生、转化、回收与利用过程。研究表明:生产1t烧结矿的燃料消耗为1612.13MJ,余热资源总量为1439.36MJ,能级为0.41。其中,烧结矿与烧结烟气的显热分别占70.87%和29.13%。余热资源中,得以回收的占40.29%。余热产生、转换、回收与利用过程中,由燃料化学转换为烧结矿和烧结烟气温度的损最大,其次是由烧结矿温度转换冷却废气温度的损,最后是由冷却废气温度转化为蒸汽的损。降低损最主要的因素是:减少烧结机和冷却机的漏风率以及设置适宜的冷却废气流量和冷却机内料层厚度。

关键词: 烧结 , thermal test , waste heat , recovery

烧结热测试与分析

董辉 , 林贺勇 , 张浩浩 , 蔡九菊 , 徐春柏 , 周节旺

钢铁

对鞍钢某360m2烧结机进行了全方位的热测试与分析,借此研究了中国大型烧结机余热资源的产生、转化、回收与利用过程。研究表明:生产1t烧结矿的燃料消耗为1612.13MJ,余热资源总量为1439.36MJ,能级为0.41。其中,烧结矿与烧结烟气的显热分别占70.87%和29.13%。余热资源中,得以回收的占40.29%。余热产生、转换、回收与利用过程中,由燃料化学转换为烧结矿和烧结烟气温度的损最大,其次是由烧结矿温度转换冷却废气温度的损,最后是由冷却废气温度转化为蒸汽的损。降低损最主要的因素是:减少烧结机和冷却机的漏风率以及设置适宜的冷却废气流量和冷却机内料层厚度。

关键词: 烧结 , 测试 , 余热 , 回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