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乐
,
杨志刚
,
王信虎
,
郑豪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06.001
花岗岩带在宏观上控制我国金矿的展布格局.成矿岩体一般较小,且多为复式岩体.金矿脉常分布在距岩体接触带6~8km范围内,许多金矿脉产于岩体接触带或直接产于岩体内部.与金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为I型(同熔型或磁铁矿系列)花岗岩和幔花岗岩.已知成矿的花岗岩类侵入体主要为中生代岩体,其次为晚古生代华力西期岩体.金矿化与岩体侵位之间一般存在几~几十百万年的时差.花岗岩类与金矿之间的成因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应根据其产出的具体构造背景研究确定.
关键词:
金矿成矿
,
花岗岩类
,
中国
杜日胜
,
王大林
,
罗丹青
,
范允鑫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418
矿床地下开采形成的空区,易引发地表开裂、下沉、塌陷、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以蓬莱矿业公司虎路线矿区地表塌陷治理为实例,分析了地表塌陷造成的危害,详述了塌陷区治理过程及成效,对深入推进绿色生态矿山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黄金矿山
,
地下开采
,
塌陷区
,
危害
,
综合治理
丁清峰
,
孙丰月
,
梁海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10.002
通过对虎拉林金矿详尽地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分析,系统地剖析了其矿床地质特征,首次提出了虎拉林矿区存在3期角砾岩,其构成的角砾岩筒是矿区(HY-4异常)内主要的控矿构造.随后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等提出了虎拉林金矿新的矿床成因模式,即经历了早期似斑岩型和晚期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两期金矿成矿作用.最后简要地判断了虎拉林矿区的剥蚀程度,并评价了其找矿潜力.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虎拉林金矿床
,
内蒙古
胡颖
,
余宗森
材料研究学报
本文测定了两种聚丙烯腈基和一种各向同性沥青基碳纤维的模量应变曲线,发现它们的抗拉模量随应变的变化并不成线性关系。其模量应变曲线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在低负荷区,三种碳纤维的模量均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在高负荷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抗拉模量随着应变的变化很小,且两者成线性关系;各向同性沥青基碳纤维的模量则随应变的增加而有所下降。为了对碳纤维非虎克特性进行解释,在本文中引入了原纤解皱潜力及其数密度分布函数的概念。
关键词:
碳纤维
,
tensile modulus
,
non-hook characteristics
胡万里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1.023
介绍了利用组态王作为监控,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下位机,实现了耐火厂散料配料系统的自动化生产,该系统具有手动功能和自动功能,手动功能具有现场手动和上位机手动功能,自动功能具有全自动和半自动功能.该系统可实现配方和配料制度的任意更改,投资低,故障少,自动化程度高.
关键词:
组态王
,
配料
,
上位机
任娟
,
聂敏
,
刘晓慧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6.009
为了建立量子纠缠信令在自由空间传输时的损伤模型,提出了信令传输损伤度与传输距离的关系,给出了量子信令的中继方案和信令损伤修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收、发两端望远镜的孔径数值、传输因子和载体光子的波长三个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传输损伤度与距离、定位损耗密切相关,定位损耗的变化对信令传输损伤度影响很小.因此,影响信令传输损伤度的主要因素是通信距离,量子信令在自由空间的远距离传送需要增加中继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信令损伤模型
,
量子纠缠信令
,
传输损伤度
,
量子中继
武洋
,
谢菊梅
,
王云玲
,
杜少文
,
王晓勇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8.014
通过对内蒙古虎拉林矿区岩矿的鉴定,了解到金的粒度,初步确定样品制备流程,并参照金矿样品制备流程的分类,进-步改进优化流程.该流程通过t检验、F检验,证明可靠.采用该流程制备的样品,内外检验合格率达95%以上.
关键词:
金矿样品
,
制备流程
,
检验
,
改进
徐华成
,
聂敏
,
杨光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5.02.007
为了解决量子信令交换的最佳交换速率问题,提出了基于保真度的量子信令纠缠交换最佳交换速率算法.根据量子信令纠缠交换方案,分析了由量子混合态组成的信令保真度.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SO)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讨论了影响量子信令交换速率的各种因素,计算得出最佳交换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保真度为97%时,最佳交换速率为100 qubit/s,该指标完全能够满足量子通信对信令交换的要求,对于构建未来量子通信系统有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信令网
,
纠缠交换
,
保真度
,
最佳交换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