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54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研究

胡方坚 , 伍玉琴 , 钟祥玉 , , 李谋成 , 沈嘉年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9.02.011

分别采用Cu-CuSO4-16%H2SO4沸腾试验和电化学再活化方法研究了八种400系列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C含量及稳定化元素是影响铁素体小锈钢晶间腐蚀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化学测量方法评价铁素体小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时易受品粒再活化的影响,可结合电镜观察表面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 晶问腐蚀 , 铁素体不锈钢 , 电化学再活化试验

直流电场对固体软氮化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分析

谢飞 , 周正华 ,

金属学报

少了渗箱内壁与以45钢和20CrMnMo钢为例进行了直流电场下的固体软氮化. 软氮化试样为直流电场负 极, 电场正极为板状, 平行于试样的欲软氮化面放置. 实验结果表明: 直流电场加速软氮化过程, 改善渗层硬度梯度分布; 直流电场的加热作用加速渗剂的化学反应, 提高N、C原子在试样中的扩 散速度; 与常规加热固体软氮化工艺相比, 效率提高. 分析认为: 直流电场使含N、C活性基团向 负极试样快速定向扩散, 使得负极试样周围N、C浓度较常规粉末渗中的单纯热扩散提高, 相对减 样品非工作面对N、C原子的吸收; 直流电场的物理作用强化渗剂间的化学反应, 从而增加活性N、C原子或含N、C活性基团的产率与活性.

关键词: , direct current field , energy-saving

直流电场对固体软氮化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分析

谢飞 , 周正华 ,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8.07.008

以45钢和20CrMnMo钢为例进行了直流电场下的固体软氮化.软氮化试样为直流电场负极,电场正极为板状,平行于试样的欲软氮化面放置.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电场加速软氮化过程,改善渗层硬度梯度分布;直流电场的加热作用加速渗剂的化学反应,提高N、C原子在试样中的扩散速度;与常规加热固体软氮化工艺相比,效率提高.分析认为:直流电场使含N、C活性基团向负极试样快速定向扩散,使得负极试样周围N、C浓度较常规粉末渗中的单纯热扩散提高,相对减少了渗箱内壁与样品非工作面对N、C原子的吸收;直流电场的物理作用强化渗剂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增加活性N、C原子或含N、C活性基团的产率与活性.

关键词: , 固体软氮化 , 直流电场 , 渗扩处理 , 节能

镍镀层的脆性问题

袁诗璞

电镀与涂饰

总结了镍镀层脆性的一般规律,给出了用以判断镍镀层脆性的简单方法,讨论了分别由内应力、异种阳离子引入及有机杂质夹杂所引起的脆性问题.强调了正确采用并补加添加剂的重要性,分析了对镀液盲目进行大处理的不良后果,指出了采用活性炭吸附有机杂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镍镀层 , 脆性 , 内应力 , 光亮剂 , 杂质 , 活性炭 , 吸附

基于组态的包钢耐火配料系统设计

胡万里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1.023

介绍了利用组态作为监控,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下位机,实现了耐火厂散料配料系统的自动化生产,该系统具有手动功能和自动功能,手动功能具有现场手动和上位机手动功能,自动功能具有全自动和半自动功能.该系统可实现配方和配料制度的任意更改,投资低,故障少,自动化程度高.

关键词: 组态 , 配料 , 上位机

”字型左手材料结构的设计与仿真

孙振 , 竹有章 , 何星 , 杨成莱 , 李磐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针对目前由金属开口谐振环与金属杆构成的左手材料结构存在构造比较复杂、工艺实现较难的缺点,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金属条的改进结构一””字型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 10模拟仿真,利用散射参量法提取参数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在X波段实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讨论研究了该左手结构的金属条宽度、中间缺口宽度、中间条宽度三个结构尺寸参数变化对谐振频率和透射峰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参数的变化都会对二者产生影响,其中金属条宽度改变对透射峰值影响幅度相对较大,缺口宽度改变对谐振频率影响幅度相对较大.

关键词: 金属条 , 左手材料 , 负折射率 , 谐振频率 , S参数

寿山千寻碧,桃李几度红——热烈祝贺启东先生九十华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1年9月27日,正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荣誉主任启东先生九十华诞暨从教68周年。在此,我们向启东先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编辑委员会 ,

基于蓝为显色剂的高酸度试纸

赫春香 , , 霍春宝 , 高峰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10.150056

研究了色素蓝对氢离子浓度大于1 mol/L溶液的颜色响应及其变色机理,并将其作为显色剂应用于高酸度试纸的研发.研究表明,固定于改性基纸上的蓝处于氢离子浓度为0.1~9.0 mol/L范围的介质溶液中时,其颜色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酸度响应特征,即随着溶液酸度的提高,蓝逐渐由蓝色转化为蓝绿色、绿色、黄绿色直至黄色.该响应具有普适性,不受无机酸的种类与氧化性强弱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溶液酸度对蓝光吸收特性的影响,提出其可能的变色机理.以蓝为显色剂开发出高酸度试纸,该试纸可以直接检测溶液中0.1~9.0 mol/L范围内的氢离子平衡浓度,精确度为±1 mol/L.

关键词: , 酸度响应 , 高酸度试纸 , 变色机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5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