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石
,
彭勇
,
余立新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8.02.018
将分离系数为1.05左右的手性阳离子交换膜用于四级电渗析过程分离DL-苯甘氨酸,当电流密度为46 mA/cm2,进料速度为0.2 mL/min时,过程的总体分离系数达到1.20左右,讨论了进料速度、电流密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当进料速度增加或电流密度减小时都不利于分离.
关键词:
手性选择性
,
阳离子交换膜
,
多级电渗析
,
分离
,
苯甘氨酸
王晶石
,
彭勇
,
余立新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6.013
以聚乙烯醇为基材,加入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加入聚丙烯酸促进离子传递,制得具有手性选择性的阳离子交换膜.通过电渗析过程分离DL-苯甘氨酸.改变原料中D-苯甘氨酸与L-苯甘氨酸的比例,一级电渗析实验结果表明均为D-苯甘氨酸优先通过手性阳膜,分离系数1.05,且基本不随原料组成变化.二级电渗析可以把过程的分离系数提高到1.10左右.
关键词:
手性选择性
,
阳离子交换膜
,
电渗析
,
拆分
,
苯甘氨酸
石干
,
张伟
,
曹振兴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2.127
借助于XRD为分析手段,以理论组成镁铝尖晶石和不同富铝程度的富铝尖晶石为基本原料,分别研究了尖晶石与刚玉和方镁石在高温下的二次尖晶石化行为.结果发现:富铝尖晶石与刚玉的二次尖晶石化反应温度要滞后于理论组成尖晶石的二次尖晶石化温度,并且尖晶石的富铝程度越高二次尖品石化反应温度越高;85MA富铝尖晶石在试样中先析出刚玉相,更高的温度下又能够固溶刚玉相.富铝组成的镁铝尖晶石与方镁石的二次尖晶石化温度远低于与刚玉的二次尖晶石化温度.
关键词:
尖晶石
,
刚玉
,
方镁石
,
反应
范鹏骁
,
张三华
,
李志刚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6.01.011
以板状刚玉、铝酸钙水泥、氧化铝微粉和电熔尖晶石细粉(AM70、AM85、AM90)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三组 MgO 含量均为1.4%(w)、含不同组成尖晶石的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分别经1500℃保温5 h 和1650℃保温5 h 热处理后,研究了尖晶石组成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AM70尖晶石与其周围刚玉相发生固溶反应,使尖晶石和刚玉烧结在一起,浇注料中尖晶石、CA6相通过刚玉相以多种结合方式联结;AM85和 AM90尖晶石发生脱溶析出刚玉相,刚玉相再与周围水泥在尖晶石颗粒边缘反应生成 CA6,形成尖晶石-CA6结合,浇注料中尖晶石和刚玉通过 CA6联结。
关键词:
刚玉-尖晶石浇注料
,
尖晶石组成
,
固溶
,
脱溶
赫延明
,
雷牧云
,
杜洪兵
,
闻芳
,
黄存新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3.02.011
本文报道了采用高纯、超细的尖晶石粉末作为起始原料,用真空烧结法结合热等静压后处理技术制备透明多晶尖晶石材料,合成的原料纯度较高、粒度小、粒径分布窄.测试了尖晶石的透过率、抗弯强度、硬度、热膨胀系数等主要物理性能.制备的多晶尖晶石材料从紫外、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在75%以上.
关键词:
透明多晶尖晶石
,
真空烧结
,
热等静压
,
透过率
,
抗弯强度
,
硬度
郝明选
,
陈树江
,
袁林
,
李国华
,
田琳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镁铁铝尖晶石砖的性能影响,本实验以粒度为3~1 mm、1~0 mm、≤0.088 mm的97高纯镁砂和1 ~0 mm的电熔铁铝尖晶石为原料,讨论了铁铝尖晶石加入量分别为3%、6%、9%、12%和15%时镁铁铝尖晶石砖的性能,利用XRD分析了试样的物相变化,采用SEM分析了烧后试样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铁铝尖晶石加入量为6%时,镁铁铝尖晶石砖有较高的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以及较低的显气孔率,铁铝尖晶石加入量越多,镁铁铝尖晶石砖的荷重软化温度越低,铁铝尖晶石加入量3% ~ 6%之间为宜.从显微结构照片中可以看出铁铝尖晶石周围生成的尖晶石环和环形裂纹,这是高温过程中部分铁铝尖晶石与方镁石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所致,这种结构对镁铁铝尖晶石砖的结构柔韧性起着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铁铝尖晶石
,
镁铁铝尖晶石砖
,
离子交换
,
性能
储伟
,
谢在库
,
陈庆龄
催化学报
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研制了钴铝系尖晶石膜,并用扫描电镜、粘度测定及超滤测试等方法对薄膜进行了表征.此类尖晶石超滤膜的厚度为1.2~2.5 pm,平均水透量为40 L/(m2@MPa@h).
关键词:
尖晶石膜
,
溶胶-凝胶法
,
超滤
,
表征
张君博
,
张刚
,
肖国庆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5.033
以铁鳞、Fe2O3粉及Al2O3粉为原料,分别采用烧结法、电熔法,进行铁铝尖晶石的合成.利用X射线衍射(XRD)检测了合成试样的物相组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分析了合成试样的物相的形貌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在配料中加入石墨和埋炭的方法均能营造弱还原性气氛,合成出铁铝尖晶石,但是铁铝尖晶石的含量仅为20%左右,采用合适的原料并利用电熔法能够合成铁铝尖晶石,含量在97%以上.
关键词:
铁铝尖晶石
,
还原性气氛
,
水泥回转窑
韩斌
,
王会先
,
赵世杰
,
寇志奇
,
禄向阳
,
张晖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2.04.001
研究了尖晶石粒度对高纯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抗折强度、抗热震性、抗侵蚀性等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1)随着配料中尖晶石颗粒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烧后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烘后强度变化不明显),烧后收缩减少,然后变为膨胀;(2)尖晶石细粉与颗粒为1:3的试样抗热震性较好;(3)对于高碱度渣,尖晶石颗粒加入量较多的试样抗侵蚀性较好;(4)对于低碱度渣,尖晶石细粉加入量较多的试样抗侵蚀性和抗渗透性均较好.
关键词:
刚玉
,
尖晶石
,
耐火浇注料
,
粒度
,
抗折强度
,
抗热震性
,
线变化率
方选明
,
李楠
,
鄢文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1.01.004
采用静态坩埚法研究了添加3种不同性质尖晶石的刚玉-尖晶石不烧砖的抗渣性能,并通过XRD、SEM和EDAX分析了尖晶石的晶粒尺寸、晶格畸变对试样抗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尖晶石的晶粒尺寸影响试样的抗侵蚀能力,晶粒尺寸越大,试样抗侵蚀能力越强;(2.晶格畸变较大时,尖晶石在渣/耐火材料界面处吸收熔渣中Fe、Mn离子能力更强;(3)尖晶石的晶格畸变影响试样的抗渗透性能,当晶格畸变较大时,可吸收渣中更多的阳离子,改变渗透渣的成分,使渣富硅化,黏度增大,阻碍了熔渣进一步渗透.
关键词:
刚玉-尖晶石不烧砖
,
尖晶石
,
晶粒尺寸
,
晶格畸变
,
抗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