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东
,
赵炎
,
段炼
,
邱勇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4.12.01
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有机半导体照明(有机照明)是绿色环保、健康安全的新型面光源,有望在固态照明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机照明的发展是随着有机发光材料的不断进步而进步的.有机发光材料从最初的荧光材料发展到磷光材料以及最近提出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其性能在不断地提升.基于这些材料的白光OLEDs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最早的白光器件基于荧光小分子材料,但是由于只能利用单线态激子发光,效率很低.随后磷光材料的引入使得白光器件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蓝色磷光材料本身的稳定性问题,全磷光白光器件的寿命较短.为了结合荧光和磷光的优点,人们提出了荧光/磷光杂化的白光器件,这是目前最有前景的一类白光器件结构.目前针对有机照明的研究,已从早期只关注效率突破阶段,进入到综合提高效率和寿命阶段.从荧光白光、磷光白光以及荧光/磷光混合白光3个方面对有机照明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有机照明
,
有机发光二极管
,
荧光
,
磷光
,
延迟荧光
胡万里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1.023
介绍了利用组态王作为监控,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下位机,实现了耐火厂散料配料系统的自动化生产,该系统具有手动功能和自动功能,手动功能具有现场手动和上位机手动功能,自动功能具有全自动和半自动功能.该系统可实现配方和配料制度的任意更改,投资低,故障少,自动化程度高.
关键词:
组态王
,
配料
,
上位机
黄永刚
,
刘文文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6.05.035
在普通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与LCD屏之间插入一块特殊的光栅板是主流自由立体显示器基本配置,照明盒与光栅板结合构成视差照明方式实现对LCD屏的照明.视差照明的基本功能是将LCD屏奇、偶像素列所对应的图像分别送入视者的左、右眼.本文从视差照明原理出发,依据几何光学原理建立自由立体显示器配置参数(光栅板和LCD屏的结构参数以及二者的位置等参数)与立体视觉参数(视者位置、双目瞳距和立体视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模型,为立体显示器的设计及其立体视觉性能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
视差照明
,
光栅板
,
几何光学
孙振
,
竹有章
,
何星
,
杨成莱
,
李磐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针对目前由金属开口谐振环与金属杆构成的左手材料结构存在构造比较复杂、工艺实现较难的缺点,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金属条的改进结构一”王”字型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 10模拟仿真,利用散射参量法提取参数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在X波段实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讨论研究了该左手结构的金属条宽度、中间缺口宽度、中间条宽度三个结构尺寸参数变化对谐振频率和透射峰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参数的变化都会对二者产生影响,其中金属条宽度改变对透射峰值影响幅度相对较大,缺口宽度改变对谐振频率影响幅度相对较大.
关键词:
金属条
,
左手材料
,
负折射率
,
谐振频率
,
S参数
季振强
,
董连和
,
王丽
,
吴博琦
,
尹航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4.0533
在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LED侧照明中,为了减小近光源处明暗相间非混光区对导光板有效均匀照明面积的影响,对导光板入光面处微结构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阵列棱镜结构的微棱镜膜,在不改变LED与入光面距离以及相邻LED间距的前提下,将其贴附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处.试验结果表明:当棱镜顶角为105°时,入射光线的出射角度最大,微棱镜膜的散光作用可以将非混光区的宽度由原来4 mm减缩至2 mm.有效地增加了近光源处混光区域的面积,对于LED侧照明式背光模组入光面微结构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背光模组
,
LED侧照明
,
非混光区
,
微棱镜膜
樊健
,
冯敏强
,
唐建新
,
廖良生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7.01.026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新一代健康节能照明光源,光效性能已超过荧光灯水平.自从OLED技术问世以来,研究人员陆续开展了关于OLED照明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OLED照明的特点,以及国内外OLED照明发展现状,讨论了发展OLED照明技术和装备国产化所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和面临的挑战,重点论述了发展高效大面积OLED照明器件制备技术及推动OLED照明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有机光电
,
高效大面积OLED照明
,
装备国产化
,
节能
臧竞存
,
祁阳
,
刘燕行
材料导报
固体白光照明节能省电、无污染、长寿命,是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新一代半导体光源.介绍了白光LED的产生、优点和研究现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动态,主要包括蓝光、紫外光和近紫外光转换型荧光粉,并介绍了新型单一相白光LED荧光粉和新型荧光体的发展状况,最后分析和评述了我国白光LED的差距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固体照明
,
LED
,
荧光粉
,
稀土发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