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新
,
赵晓非
,
甄活良
,
邵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对粘度法测定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量方法的研究,并针对外推法繁琐、耗时,而一点法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函数变换的方法——算图法.将算图法与外推法和几种常用的单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算图法的准确性远远超过单点法,且简便、快捷,是测定HPAM分子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
特性粘数
,
分子量
,
算图法
赵晓非
,
祝春兰
,
刘立新
,
匡洞庭
,
甄活良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7.007
利用过程神经网络学习记忆建立了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的升温曲线(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所推测的聚丙烯酰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误差在2%以内,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工作量.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
分子质量
,
推测
,
过程神经网络
程军
,
杨学明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良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关键词:
良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
刘晓伟
,
郭会斌
,
李梁梁
,
郭总杰
,
郝昭慧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4.0548
纯铝薄膜被广泛用作TFT LCD的金属电极,但纯铝薄膜在热工艺中容易产生小丘,对TFT的阵列工艺的良率有较大影响.本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沉积纯铝薄膜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通过电学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应力测试等方法对不同温度下沉积的纯铝薄膜的小丘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纯铝成膜温度提高,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大,退火后产生小丘的密度和尺寸明显降低,温度应力曲线中屈服点温度也相应提高.量产中适当提高成膜温度,可以有效抑制小丘的发生,提高TFT阵列工艺的量产良率.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阵列工艺
,
磁控溅射
,
纯铝薄膜
,
小丘
,
量产良率
李志
,
孙启文
,
刘继森
,
张宗森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297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甲醇制烯烃反应中当SAPO-34分子筛处于失活期时催化剂活性的变化情况,主要考察催化剂活性随反应温度、空速和运行时间的变化,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拟合,得到了催化剂活性与失活时间、反应温度、空速的经验关联式(失活模型),对失活模型的检验表明,该模型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表明了该式的准确性.通过对失活模型的分析,获得了当失活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失活时间与反应时间、空速的关联式,失活过程应服从不均匀表面失活机理,并且当催化剂处于失活区时,失活时间对活性的影响要大于空速和温度.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
失活模型
,
SAPO-34
,
催化剂
丁兆勇
,
李振山
,
蔡宁生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通过热重(TG)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烟煤煤焦反应性的变化特性,辅助拉曼光谱对烟煤煤焦反应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煤焦热失活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HTT)和时间的增加,煤焦的反应性逐渐降低;煤焦的有序化程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加深,说明煤焦在高温热处理下结构趋于稳定,是煤焦失活的主要原因.改进并用实验值验证了Salatino等人提出的煤焦热失活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可以用于CFD软件的煤焦热失活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
煤焦
,
热失活
,
反应性
,
燃烧
,
碳有序化
王东辉
,
董同欣
,
史喜成
,
郝郑平
催化学报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2.5%Au/ZnO催化剂,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X射线衍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研究了纳米金催化剂在空气中存放失活的机理. 结果表明,纳米金催化剂在空气中存放失活是部分可逆的. 纳米金催化剂的存放失活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纳米金粒子的长大,导致不可逆失活;二是碳酸盐在催化剂表面的累积,这种失活可以通过高温焙烧来恢复,是可逆的.
关键词:
纳米粒子
,
金
,
氧化锌
,
负载型催化剂
,
一氧化碳氧化
,
失活机理
,
碳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