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荧光探针法优化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工艺

马利 , 贾春悦 , , 郝少娜 , 谷静莲 , 李志春 , 刘兴敏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8.002

采用芘荧光探针,通过对比分析芘第一振动峰(I1,373 nm处)和第三振动峰(I3,384 nm处)的荧光强度之比(I1/I3)在不同乳化剂配比[m(AS):m(OP)]、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pH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利用其斜率的绝对值|K|表征了聚合反应速率,并结合单体转化率,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当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pH分别为2∶1(质量比)、5%(占单体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下同)、0.7%及pH=3时,得到的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表明荧光探针技术可用于优化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工艺.

关键词: 荧光探针技术 , 丙烯酸酯乳液 , 聚合工艺

反应温度及pH值对聚苯胺/环氧树脂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

郝少娜 , , 冯利军 , 杨桔 , 李志春 , 贾春悦 , 刘兴敏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2.023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胺/环氧树脂(PAn/EP)复合涂料,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及体系pH值对其防腐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防腐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25℃、体系中PH=1时合成的PAn/EP复合涂料的防腐效果较好,并明显优于商品PAn/EP混合涂料.

关键词: 温度 , pH值 , 聚苯胺/环氧树脂 , 防腐性能

乳液法合成磺基水杨酸掺杂纳米聚苯胺

马利 , 刘昊 , , 王成章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6.04.014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磺基水杨酸掺杂的聚苯胺,探讨了反应条件对聚苯胺性能的影响,并对该聚苯胺的导电性、防腐性、微观结构及掺杂效果等性能进行了表征与研究.结果表明,该聚苯胺电导率达到12.5 S/cm,腐蚀电位为-0.39V,TEM测试表明其粒径为15~40nm,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合成的聚苯胺在导电性、防腐性、粒径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 , 聚苯胺 , 磺基水杨酸 , 掺杂

"Winsor I-like"法合成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工艺及机理探讨

揭芳芳 , , 金洋华 , 岳恩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9.10.010

采用"Winsor I-like"型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微乳液,考察了聚合工艺、乳化体系、引发体系等因素对丙烯酸酯微乳液粒径及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聚合机理.研究表明,预乳化种子微乳液聚合工艺更有利于制备稳定、粒径小且分布窄的聚合物微乳液;动态光散射研究表明微乳液聚合成核方式主要为均相成核和单体微珠滴成核.

关键词: 微乳液 , 微乳液聚合 , 丙烯酸酯

聚苯胺/醇酸树脂复合涂料防腐性能的研究

, 李志春 , 刘兴敏 , 韦莎 , 田媛媛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3.004

制备了本征态聚苯胺(EB)/醇酸树脂复合涂料.通过Tafel极化曲线,探讨了EB含量对其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B含量为3%(质量分数,全文同)时,复合涂料在3.5%NaCl溶液中的防腐性能较好,其腐蚀电位相应向正极方向移动了207 mV,并明显优于醇酸树脂涂料的防腐性能.

关键词: 聚苯胺 , 醇酸树脂 , 复合涂料 , 防腐性能

SDBS对聚苯胺/氧化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马利 , 李建凤 , , 严俊 , 贺玲

功能材料

采用乳液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掺杂的聚苯胺(PANI)/氧化镝(Dy2O3)复合材料(PANI/Dy2O3).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激光粒度分析、塔菲尔曲线(Tafel)和交流阻抗谱(EIS)等手段,表征了在一定的合成条件下,SDBS与苯胺(An)摩尔比(n(SDBS)/n(An))的改变对PANI/Dy2O3复合物的结构、结晶性、粒度及其防腐性能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Dy2O3对PANI的复合,聚苯胺在复合涂层中所需用量也大为减少(从25%减少到10%),且聚苯胺涂层的防腐性能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腐蚀电位从-0,1684V提高到-0,0153V);而且当,n(SD-BS)/n(An)为0.8时,PANI/Dy2O3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径和分子规整性较佳,PANI/Dy2O3复合涂层的腐蚀电位最大(-0.0153V),塔菲尔斜率最小(3.918),膜电阻最大(7.5916MΩ),防腐性能最佳.

关键词: 聚苯胺 , 氧化镝 , 原位乳液聚合 , 防腐性

荧光探针法研究乳化剂对硅/丙核壳乳液聚合行为的影响

, 李小梅 , 马利 , 潘登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用荧光探针(芘)法测定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以及复配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首次把荧光探针技术应用到硅/丙核壳乳液聚合反应的研究中.利用芘的I1/I3值,结合胶束微环境的极性变化规律和乳液聚合机理,探讨了乳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探针(芘)法可用于研究硅/丙乳液的聚合行为和确定乳化剂配比.通过粒径分析、透射电镜(TEM)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荧光探针 , 乳化剂 , 临界胶束浓度 , 硅/丙核壳乳液

微乳液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 揭芳芳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02.017

阐述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微观结构、特征以及制备方法,介绍了微乳液聚合理论及几类微乳液在涂料工业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展望了微乳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微乳液 , 微乳液聚合 , 微乳化 , 涂料

复合酸掺杂聚苯胺电极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马利 , 贺玲 , , 苏文义 , 严俊 , 李建凤

功能材料

采用了恒电压法在不同的电解液中分别制备出硫酸(H2SO4)和复合酸(SSA+H2SO4)掺杂的聚苯胺(PAn)电极膜.通过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塔菲尔曲线(TAF),对H2SO4和复合酸掺杂聚苯胺电极膜的电化学稳定性、导电性以及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与表征.结果表明,复合酸掺杂的PAn电极膜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导电性以及较强的耐腐蚀性,更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关键词: PAn电极膜 , 复合酸 , 恒电压法

磁场(0.8T)环境中聚苯胺宏观掺杂动力学行为探讨

马利 , 陈超 , , 卢苇 , 陈奉强

功能材料

在恒定磁场(0.8T)环境下,采用乳液法合成复合磺酸掺杂聚苯胺(PAn),探讨了PAn的掺杂机理,并对聚合过程中PAn的宏观掺杂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加磁场能明显提高苯胺聚合的反应速率,其取向作用能使PAn分子链更加伸展,有利于掺杂以及分子链的增长,具有更快的掺杂速率、更高的掺杂程度、特性粘度和溶解率,且掺杂主要发生在反应初始阶段.粒径分析结果表明磁场环境下合成的PAn粒子其粒径更小,分布更窄.

关键词: 聚苯胺 , 磁场 , 掺杂行为 , 掺杂机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