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01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三端纳米分子桥的电子传输特性研究

王利光 , 李勇 , 郁鼎文 , ,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5.023

利用基于Green 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平面共轭分子连结成的三端子纳米分子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纳米分子桥传输到各个端点的电子传输概率,揭示出传导电子与分子轨道共振时传输峰值的出现和电子传输振荡的物理机制.利用Fisher-Lee 关系式和电子流密度理论,在传输概率出现峰值的两个能量点E=±1.89处计算了分子桥内的电子流分布,同时得出了键电子流的最大值,并且得出了数值模拟结果.

关键词: 纳米分子桥 , 电子传输 , 电子流

重金属铬(Ⅵ)和铅对南京土壤中赤子爱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 , 生长 , 繁殖

川钢钒钛精矿烧结配矿试验研究

杜长坤 , 麦吉昌 , 罗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德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德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口方法在钕铁硼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戎利军 , 李培忠 , 陈大力 , 李红 , 贾海军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9.05.016

介绍了口方法在钕铁硼生产品质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并应用口方法对钕铁硼产品厚度偏差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口方法 , 钕铁硼 , 厚度偏差 , 品质分析

低等度聚丙烯固相接枝

陶颖 , 李剑 , 周持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低等度聚丙烯(LIPP)固相接枝马来酸酐(MAH).红外谱图证实了MAH成功地接枝在LIPP链.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物的接枝率,考察了接枝率与单体,引发剂和时间的关系.另外将LIPP按等度进行分级,用NMR对每个级份进行了表征.最后将接枝物也分级,测定了每个级份的接枝率,探讨了等度与接枝率的关系.

关键词: 聚丙烯 , 接枝 , 马来酸酐 ,

玲珑金矿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特征研究

戴立新 , 宿晓静 , 马德云 , 尹波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11.002

通过研究前人关于玲珑金矿的大量科研文献,从地层和岩浆岩的成生时代、控矿构造特征,系统地分析了玲珑金矿内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指出了玲珑金矿内的找矿方向,为东山矿床深部探、找矿方案设计提供了基础依据.

关键词: 玲珑金矿 , 成矿地质背景特征 , 成矿靶区预测

苯乙烯间聚合

王正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对苯乙烯间聚合的催化体系,聚合机理和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地综述.合成间聚苯乙烯的催化体系主要由有机钛化合物与甲基铝氧烷组成,钛的配体对催化活性和产物间度有很大影响.配位聚合时,苯乙烯分子是按二级插入方式进入分子链的,间序列的形成是活性链末端苯基与前来配位的苯乙烯苯基相互排斥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聚苯乙烯 , 聚合机理 , 配位聚合

铜陵地区新桥矿银金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张继武 , 任云生 , 方七林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9.005

在新桥矿内银金矿体与硫铁矿体的时空关系研究基础认为,矿内的银金矿化是早期硫铁矿化基础的叠加矿化所致,二者受不同的构造控制,矿化特征明显不同.叠加的银金矿化与包村、朝山、狮子山矿田中的金(银)矿化类似,金矿物均与铋矿物具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矿石中Au、Ag与Bi呈正相关.该认识对区内独立和伴生金银矿成因研究及找矿工作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铋矿物 , 相关性分析 , 银金矿化 , 新桥硫铁矿

"口方法"在吸波涂料中的应用

高焕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5.04.025

应用"口方法"的优化设计思想,针对吸波涂料柔韧性差、附着力低的不足及其特点.通过系统设计及参数设计详细地介绍了"口方法"在吸波涂料中的应用,通过大量实验研制了一种柔韧性好、附着力高的吸波涂料.

关键词: "口方法" , 吸波涂料 , 优化设计

芬顿试剂对菁胶的氧化降解

薛蔓 , 张磊 , 崔元臣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0.023

考察了芬顿试剂对菁胶的氧化降解行为. 系统研究了H_2O_2和Fe~(2+)用量、温度和降解时间对菁胶粘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H_2O_2和Fe~(2+)合适的体积比为2:1. 在较低的温度(25 ℃)和较短的时间(20 min)内芬顿试剂就能使菁胶粘度下降90%以上. 另外,pH值的变化对其降解性能影响不大,显示了较好的降解效果.

关键词: 芬顿试剂 , 菁胶 , 氧化降解 , 粘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60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