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朝利
,
笠间昭夫
,
田中良平
,
花田修治
,
康沫狂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0.02.014
Nb/Nb5Si3原位复合材料极具替代现有镍基超合金作为未来飞行器发动机超高温部件材料的潜力.本研究采用反应热压烧结、反应放电等离子烧结等粉末冶金技术及氩弧熔炼技术制备了多种成分的Nb/Nb5Si3原位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形态、高温强度及室温塑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两种粉末法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类似的显微组织,即Nb固溶体与硅化物两相均呈现等轴状晶粒分布.合金元素Mo、W对烧结组织形貌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变凝固过程Nb5Si3的析出机制,从而优化氩弧熔炼合金的组织形态.粉末合金保持较高高温强度,并具有较高室温塑性.熔炼材料的高温强度远高于粉末合金,其中Nb-16Si-10Mo-15W合金1600℃时的压缩屈服强度高达500MPa.
关键词:
铌硅化合物
,
原位复合材料
,
反应热压烧结
,
放电等离子烧结
,
高温强度
程军
,
杨学明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良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关键词:
良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
王彬
,
杜敏
,
张静
腐蚀与防护
加注缓蚀剂抑制油气田中的CO2腐蚀是一种简单、使用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的腐蚀控制方法.本文围绕油气田中缓蚀剂单一成分、复配效果、应用环境及绿色环保等几个方面对抑制CO2腐蚀的缓蚀剂进行了分类,综述了国内外抑制CO2腐蚀缓蚀剂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CO2腐蚀
,
缓蚀剂
,
油气田
宋绍富
,
刘菊荣
,
尹成先
腐蚀与防护
为了更好地认识80SS油管钢在气田中的耐腐蚀性能,促进其在油气田中的推广应用,模拟塔里木气田地下条件,研究其在含有H2S与CO2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衍射(XRD)法,对试样表面腐蚀形态与腐蚀产物进行分析,考察了温度、H2S与CO2含量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0SS油管钢在模拟环境中,在低温时以均匀腐蚀为主;温度升高,腐蚀速率增大,并逐渐转变为严重的局部腐蚀;80SS油管钢的抗硫性能较好,但抗CO2腐蚀性能较差,可用于含硫低碳的气田.
关键词:
80SS油管钢
,
CO2/H2S腐蚀
,
腐蚀机理
张国安
,
陈长风
,
路民旭
,
吴荫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5.02.013
综述了油气田中CO2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关于CO2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主要包括经验模型(Empirical models),半经验模型(Semi-empirical models)和机理模型(Mechanistic models)三类.经验模型是根据实验室和油气田现场腐蚀数据建立的预测模型,这类模型比较简洁,与现场的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半经验模型先根据腐蚀过程中的化学、电化学过程和介质的传输过程建立腐蚀速率相关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实验室数据以及现场数据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因子.机理模型主要是应用腐蚀热力学、动力学以及物质扩散动力学,基于CO2腐蚀机理建立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由于CO2腐蚀的影响因素很多,腐蚀机理异常复杂,要建立准确、普适的预测模型较为困难.目前这三类预测模型均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应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关键词:
油气田
,
CO2腐蚀
,
腐蚀速率
,
预测模型
张国安
,
陈长风
,
路民旭
,
吴荫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综述了油气田中CO2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关于CO2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主要包括经验模型(Empirical models),半经验模型(Semi-empirical models)和机理模型(Mechanistic models)三类。经验模型是根据实验室和油气田现场腐蚀数据建立的预测模型,这类模型比较简洁,与现场的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半经验模型先根据腐蚀过程中的化学、电化学过程和介质的传输过程建立腐蚀速率相关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实验室数据以及现场数据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因子。机理模型主要是应用腐蚀热力学、动力学以及物质扩散动力学,基于CO2腐蚀机理建立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由于CO2腐蚀的影响因素很多,腐蚀机理异常复杂,要建立准确、普适的预测模型较为困难。目前这三类预测模型均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应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关键词:
油气田
,
CO2 corrosion
,
corrosion rate
,
prediction models
刘晓伟
,
郭会斌
,
李梁梁
,
郭总杰
,
郝昭慧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4.0548
纯铝薄膜被广泛用作TFT LCD的金属电极,但纯铝薄膜在热工艺中容易产生小丘,对TFT的阵列工艺的良率有较大影响.本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沉积纯铝薄膜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通过电学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应力测试等方法对不同温度下沉积的纯铝薄膜的小丘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纯铝成膜温度提高,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大,退火后产生小丘的密度和尺寸明显降低,温度应力曲线中屈服点温度也相应提高.量产中适当提高成膜温度,可以有效抑制小丘的发生,提高TFT阵列工艺的量产良率.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阵列工艺
,
磁控溅射
,
纯铝薄膜
,
小丘
,
量产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