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锌锰合金电镀添加剂的研究

缪娟 , 京城 , 符德学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07.006

苄叉丙酮为主光亮剂、OP-10为载体光亮剂,并加入适量的辅助光亮剂,复配出ZnMn合金电镀添加剂ZM.讨论了复合添加剂中以上各组分对合金镀层外观的影响,得到最佳复合添加剂组成为:12 g/L的苄叉丙酮,150 mL/L的OP10, 45 g/L聚乙二醇,2 g/L的苯甲酸钠.通过赫尔槽试验及扫描电镜研究了复合添加剂对镀层外观的影响,还对合金镀层的机械性能以及镀液的整平能力进行了检测.

关键词: 电镀 , 锌锰合金 , 复合添加剂 , 苄叉丙铜 , OP-10

口方法在钕铁硼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戎利军 , 李培忠 , 陈大力 , 李红 , 贾海军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9.05.016

介绍了口方法在钕铁硼生产品质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并应用口方法对钕铁硼产品厚度偏差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口方法 , 钕铁硼 , 厚度偏差 , 品质分析

玲珑金矿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特征研究

戴立新 , 宿晓静 , 马德云 , 尹波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11.002

通过研究前人关于玲珑金矿的大量科研文献,从地层和岩浆岩的成生时代、控矿构造特征,系统地分析了玲珑金矿内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指出了玲珑金矿内的找矿方向,为东山矿床深部探、找矿方案设计提供了基础依据.

关键词: 玲珑金矿 , 成矿地质背景特征 , 成矿靶区预测

"口方法"在吸波涂料中的应用

高焕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5.04.025

应用"口方法"的优化设计思想,针对吸波涂料柔韧性差、附着力低的不足及其特点.通过系统设计及参数设计详细地介绍了"口方法"在吸波涂料中的应用,通过大量实验研制了一种柔韧性好、附着力高的吸波涂料.

关键词: "口方法" , 吸波涂料 , 优化设计

芬顿试剂对菁胶的氧化降解

薛蔓 , 张磊 , 崔元臣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0.023

考察了芬顿试剂对菁胶的氧化降解行为. 系统研究了H_2O_2和Fe~(2+)用量、温度和降解时间对菁胶粘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H_2O_2和Fe~(2+)合适的体积比为2:1. 在较低的温度(25 ℃)和较短的时间(20 min)内芬顿试剂就能使菁胶粘度下降90%以上. 另外,pH值的变化对其降解性能影响不大,显示了较好的降解效果.

关键词: 芬顿试剂 , 菁胶 , 氧化降解 , 粘度

碳钢和耐候钢在北京城市大气环境中初期腐蚀行为

林翠 , 李晓刚 , 刘晓东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5.04.001

对碳钢和耐候钢在北京城市大气中的初期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和探讨了初期腐蚀层形貌、腐蚀产物和合金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腐蚀初期,耐候钢表面生成的锈层较碳钢致密,裂纹和孔洞相对较少;25 d后碳钢和耐候钢局部都出现了分层现象,腐蚀产物没有区别,差别主要是锈层中合金元素的作用.耐候钢锈层中有Cu、Cr合金元素的析出,聚集在裂纹处可抵御大气中水气及其有害离子的侵入,防止基体金属进一步腐蚀.

关键词: 大气环境 , 碳钢 , 耐候钢 , 初期腐蚀 , 合金元素

碳钢和耐侯钢在北京城市大气环境中初期腐蚀行为

林翠 , 李晓刚 , 刘晓东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对碳钢和耐候钢在北京城市大气中的初期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和探讨了初期腐蚀层形貌、腐蚀产物和合金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腐蚀初期,耐候钢表面生成的锈层较碳钢致密,裂纹和孔洞相对较少;25?d后碳钢和耐候钢局部都出现了分层现象,腐蚀产物没有区别,差别主要是锈层中合金元素的作用.耐候钢锈层中有Cu、Cr合金元素的析出,聚集在裂纹处可抵御大气中水气及其有害离子的侵入,防止基体金属进一步腐蚀.

关键词: 北京大气环境 , carbon steel , weathering steel , atmospheric corrosion , alloy elements

季铵型阳离子菁胶的制备及絮凝作用

崔元臣 , 王新海 , 李德亮 , 李明玉 , 周大鹏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7.015

以水、乙醇为分散介质,用季铵型阳离子试剂(CHPAC)修饰天然聚多糖大分子菁胶,得到了高取代度的季铵型阳离子菁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菁胶中伯羟基(PHG)取代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季铵型阳离子菁胶在水处理中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在n(菁胶中伯羟基):n(阳离子试剂)=1:1、反应温度为50℃、pH值为9~10、V(乙醇):V(水)=1:10、反应时间为6 h条件下,取代度可达0.68;所得季铵型阳离子菁胶与聚合硫酸铁复配处理城市生活废水CODcr去除率达90%,与聚合氯化铁复配处理黄河水时可使吸光度降至0.1以下.

关键词: 阳离子菁胶 , 化学改性 , 混凝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