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妮赵刚左良刘春明
金属学报
doi:DOI: 10.3724/SP.J.1037.2009.00799
针对汽车车身用Al-0.9Mg-1.0Si-0.7Cu-0.6Mn合金薄板, 通过固溶、T4及退火处理控制其合金相组态, 采用拉伸实验结合TEM/EDS观察研究了薄板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强化指数$n$值的变化规律及其应变强化行为. 结果表明, Al-0.9Mg-1.0Si-0.7Cu-0.6Mn合金薄板的拉伸真应力-真应变不完全满足Hollomon公式, 其对应于不同应变阶段的强化指数n各不相同; 塑性变形早期, 退火态合金薄板的应变强化效应最显著, 塑性变形后期, 固溶态合金薄板的应变强化效应最显著; 拉伸变形任意应变范围内, 固溶态合金薄板的应变强化指数n均高于T4态, 其原因是固溶态合金薄板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明显小于T4态合金薄板.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
automotive body sheet
,
strain hardening
,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
程军
,
杨学明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良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关键词:
良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
孙雪花
,
马红燕
,
齐广才
,
田锐
,
杨阳
,
樊江鹏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1.02.013
在HAc-NaAc介质中,铕(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使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荧光显著猝灭,由此建立了测定铕(Ⅲ)的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00nm.实验结果表明,铕(Ⅲ)的浓度在2.00×10-7 mol·L-1~2.80×10-5 mol·L-1范围内与△F=F-F0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8.80×10-8 mol·L-1,回收率在96.0%~101.5%之间,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结果满意.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
盐酸左氧氟沙星
,
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