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木嘎
,
娜仁图雅
,
赵志宏
,
田蒋为
,
娜赫娅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1.011
以La(NO_3)_3·6H_2O为原料,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沉淀剂,制备了纳米La_2O_3.前驱物及产物进行了TG-DTA、XRD、TEM、HRTEM、SAED、BET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前驱物是La(OH)_3 ,产物为宽约20nm~25nm、长约为80nm~200nm的板状或棒状La_2O_3纳米多晶体.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树脂
,
纳米晶体
,
La_2O_3
,
表征
成永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36-4
为了揭示黄铁矿中分散元素铟的产出状态与富集规律,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矿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黄铁矿通常与闪锌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以及毒砂等共生,主要呈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网状构造、梳状构造等,黄铁矿结构主要为交代结构、固溶体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以及浸染状结构等。黄铁矿中的铟含量介于0.491×10?6~65.1×10?6之间,平均含量为14.38×10?6,然而,该矿田中的高峰矿床黄铁矿铟含量高于大福楼矿床以及铜坑矿床的烟含量,具有更为显著的超常富集特征。另外,黄铁矿中的分散元素镉含量较其余分散元素高,且高峰矿床黄铁矿中的镉矿物同样地比其他矿床富集更为明显。铟与镉以及铟与铊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铟与铼之间则为负相关关系,而铟与镓之间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大厂锡石硫化物矿床的主成矿元素锌可能更加有利于分散元素铟的迁移与结晶,对于铟的富集成矿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
分散元素铟
,
黄铁矿
,
晶格结构
,
富集规律
,
锡石硫化物矿床
,
大厂矿田
崔元臣
,
王新海
,
李德亮
,
李明玉
,
周大鹏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7.015
以水、乙醇为分散介质,用季铵型阳离子试剂(CHPAC)修饰天然聚多糖大分子田菁胶,得到了高取代度的季铵型阳离子田菁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田菁胶中伯羟基(PHG)取代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季铵型阳离子田菁胶在水处理中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在n(田菁胶中伯羟基):n(阳离子试剂)=1:1、反应温度为50℃、pH值为9~10、V(乙醇):V(水)=1:10、反应时间为6 h条件下,取代度可达0.68;所得季铵型阳离子田菁胶与聚合硫酸铁复配处理城市生活废水CODcr去除率达90%,与聚合氯化铁复配处理黄河水时可使吸光度降至0.1以下.
关键词:
阳离子田菁胶
,
化学改性
,
混凝
黄强太
,
夏斌
,
蔡周荣
,
崔莎莎
,
王斌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2.003
在现代新构造学和成矿地质理论的指导下,以前人工作的研究为基础,重点对区内赋矿地层、矿脉特征、成矿条件及构造成矿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本区冷家溪群是矿源层,并且成矿物质不仅仅来自于围岩,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地壳深部岩浆侵入;控制金矿田的是近EW向的3条区域韧性推覆剪切带,控制金矿体的是一些低次序在剪切带基础上的扩容断裂构造;金矿成矿与剪切变形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长时间的强烈的剪切变形,不仅使矿体和围岩强烈变形,而且促使了成矿元素的高度富集;黄金洞金矿田矿脉主要分布在韧性剪切带上,因此今后主要工作在于寻找东西向的韧性剪切带.
关键词:
黄金洞金矿田
,
成矿条件
,
矿床成因
,
构造作用
,
成矿规律
熊伊曲
,
邵拥军
,
刘建平
,
隗含涛
,
赵睿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的研究方法,对矿田主成矿期早、中、晚阶段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的分析。结果表明: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水溶液包裹体和CO2三相包裹体,中阶段主要为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和CO2两相包裹体,晚阶段主要发育水溶液包裹体。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逐渐降低,盐度先升高再降低。3个阶段中水溶液包裹体的组分主要为水,除CO2外,还检测到少量H2S、CH4和N2。早阶段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流体不混溶作用,是该阶段含矿流体中络合物分解并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中阶段成矿元素沉淀的主导因素则是流体的混合作用;而晚阶段成矿元素沉淀的主导因素推测为流体体系的自然冷却。
关键词:
成矿流体
,
石英脉型
,
钨矿床
,
锡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