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湘伟
,
刘继顺
,
戴雪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对合江口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特别是岩相学和矿相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对该矿床中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印支期(225±3.6 Ma)成岩成矿作用的地质和年代学证据;结合以往的成岩成矿时代资料,认为锡田地区存在多期成矿事件,并讨论成矿动力学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合江口矿床的第Ⅰ期成矿事件发生在印支期,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源,发生于挤压大地构造背景中,矿化较弱;第Ⅱ期为燕山早期,在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幔源物质大规模参与成矿,是本区的主成矿期;第Ⅲ期为燕山晚期,是与花岗斑岩脉侵入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型矿体的成矿期,该期形成的矿体为锡田矿田内新发现类型,也是下一步的找矿方向之一。
关键词:
锡钨矿床
,
多期成矿作用
,
Re-Os同位素
,
合江口
,
锡田
,
钦杭带
熊伊曲
,
邵拥军
,
刘建平
,
隗含涛
,
赵睿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的研究方法,对矿田主成矿期早、中、晚阶段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的分析。结果表明: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水溶液包裹体和CO2三相包裹体,中阶段主要为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和CO2两相包裹体,晚阶段主要发育水溶液包裹体。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逐渐降低,盐度先升高再降低。3个阶段中水溶液包裹体的组分主要为水,除CO2外,还检测到少量H2S、CH4和N2。早阶段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流体不混溶作用,是该阶段含矿流体中络合物分解并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中阶段成矿元素沉淀的主导因素则是流体的混合作用;而晚阶段成矿元素沉淀的主导因素推测为流体体系的自然冷却。
关键词:
成矿流体
,
石英脉型
,
钨矿床
,
锡田
崔元臣
,
王新海
,
李德亮
,
李明玉
,
周大鹏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7.015
以水、乙醇为分散介质,用季铵型阳离子试剂(CHPAC)修饰天然聚多糖大分子田菁胶,得到了高取代度的季铵型阳离子田菁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田菁胶中伯羟基(PHG)取代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季铵型阳离子田菁胶在水处理中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在n(田菁胶中伯羟基):n(阳离子试剂)=1:1、反应温度为50℃、pH值为9~10、V(乙醇):V(水)=1:10、反应时间为6 h条件下,取代度可达0.68;所得季铵型阳离子田菁胶与聚合硫酸铁复配处理城市生活废水CODcr去除率达90%,与聚合氯化铁复配处理黄河水时可使吸光度降至0.1以下.
关键词:
阳离子田菁胶
,
化学改性
,
混凝
Muhammad Asgher
,
Muhammad Ramzan
,
Muhammad Bilal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044-0|
由野生及突变株云芝IBL-04制得细胞外锰过氧化物酶(MnPs),并经过硫酸铵沉淀、透析、离子交换和凝胶渗透层析法等步骤提纯.纯化的酶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于43 kDa区域呈现单一谱带,它适宜的pH值和温度分别为5.0和40°C.突变株MnPs表现出比野生株MnPs更宽的活性pH值范围和更高的热稳定性.从所选突变株所得纯化的MnPs表现出与野生株MnP几乎相同的电泳性质、稳态动力学、金属离子和EDCs降解效率.该生物酶与Mn2+一起催化的反应速率最快,但最高的亲和性对应于ABTS、甲氧基羟苯基乙二醇、4-氨基苯酚和活性染料. Mn2+和Cu2+可显著提高MnPs的活性,但Zn2+, Fe2+, EDTA和半胱氨酸则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其活性, Hg2+是最强的活性抑制剂.所有来源的MnPs均可有效催化EDCs、壬基苯酚和二氯苯氧氯酚降解,处理3 h可除去80%以上,在MnPs-介质体系中可进一步提高到90%.综上,云芝MnPs生物酶具有较高的pH适用性和热稳定性、独特的Michaelis-Menten动力学参数和高的EDCs去除效率等特点,因而有望工业化应用.
关键词:
锰过氧化物酶
,
云芝IBL-04
,
提纯
,
表征
,
热稳定性
,
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