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华
,
王欣
,
申怀彬
,
李林松
,
陈建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700
以两性齐聚物(聚马来酸十六醇酯, PMAH)为修饰剂, 利用相转移的方法将油溶性的CdSe/ZnS 量子点转移至水中, 制备出高量子产率、高稳定性的水溶性CdSe/ZnS荧光量子点. 随后将PMAH修饰的水溶性量子点分散到聚丙烯酸(PAA)乳液中, 采用旋转涂膜的方法制备了透明的聚合物-CdSe/ZnS量子点复合薄膜, 在紫外灯的照射下薄膜发出明亮的红色光. 利用XPS对复合薄膜的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 随后对膜的光致发光性能和薄膜在黑暗的环境中对紫外光的耐受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发现复合薄膜的荧光强度随着薄膜厚度和薄膜中纳米晶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强, 薄膜在紫外光照射800 h后仍然保持了很高的荧光强度, 量子产率仅仅损失了5%.
关键词:
聚合物
,
composite thin film
,
preparation
,
null
蔡柯
,
王洪哲
,
申怀彬
,
陶小军
,
李林松
,
杜祖亮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247
在非配位溶剂中合成了高质量的CdS纳米晶核,并利用Cu2+离子对其进行掺杂,制备了CdS∶Cu纳米晶.通过进一步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的方法对CdS∶Cu纳米晶进行表面修饰,得到CdS∶Cu/CdS复合结构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其结构、形貌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结构CdS∶Cu/CdS纳米晶为立方闪锌矿结构;与CdS纳米晶核相比,掺杂Cu2+可以使其表面态发光发生红移;在CdS∶Cu纳米晶中,通过改变掺杂Cu2+的浓度,可以实现表面态发光在570和620nm之间的连续调节.与未经包覆的CdS∶Cu纳米晶相比,包覆层CdS增强了纳米晶CdS∶Cu的稳定性.
关键词:
CdS∶Cu/CdS
,
nanocrystals
,
doping
蔡柯
,
王洪哲
,
申怀彬
,
陶小军
,
李林松
,
杜祖亮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247
在非配位溶剂中合成了高质量的CdS纳米晶核,并利用Cu2+离子对其进行掺杂,制备了CdS:Cu纳米晶.通过进一步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的方法对CdS:Cu纳米晶进行表面修饰,得到CdS:Cu/CdS复合结构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其结构、形貌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结构CdS:Cu/CdS纳米晶为立方闪锌矿结构;与CdS纳米晶核相比,掺杂Cu2+可以使其表面态发光发生红移;在CdS:Cu纳米晶中,通过改变掺杂Cu2+的浓度,可以实现表面态发光在570和620nm之间的连续调节.与未经包覆的CdS:Cu纳米晶相比,包覆层CdS增强了纳米晶CdS:Cu的稳定性.
关键词:
CdS
,
Cu/CdS
,
纳米晶
,
掺杂
周长华
,
王欣
,
申怀彬
,
李林松
,
陈建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700
以两性齐聚物(聚马米酸十六醇酯,PMAH)为修饰剂,利用相转移的方法将油溶性的CdSe/ZnS量子点转移至水中,制备出高量子产率、高稳定性的水溶性CdSe/ZnS荧光量子点.随后将PMAH修饰的水溶性量子点分散到聚丙烯酸(PAA)乳液中,采用旋转涂膜的方法制备了透明的聚合物-CdSe/ZnS量子点复合薄膜,在紫外灯的照射下薄膜发出明亮的红色光.利用XPS对复合薄膜的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随后对膜的光致发光性能和薄膜在黑暗的环境中对紫外光的耐受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复合薄膜的荧光强度随着薄膜厚度和薄膜中纳米品浓度的增加而线件增强,薄膜在紫外光照射800 h后仍然保持了很高的荧光强度,量子产率仅仅损失了5%.
关键词:
聚合物
,
CdSe/ZnS量子点
,
复合薄膜
,
制备
张功庭
,
盛光敏
,
黄利
材料导报
在介绍了金属材料包中格效应的基础上,总结了金属包申格效应的表征方法,对造成材料包申格效应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和总结,阐述了产生包申格效应的相关机理,提出了消除或减小包申格效应的方法,并为包中格在今后的工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指明了一些方向,这也是包申格效应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包中格效应
,
影响因素
,
机理
刘海涛
,
王任甫
,
杨景红
,
牛佳佳
材料开发与应用
利用单轴屈服试验法研究了高强度10CrNi5MoV钢的包申格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拉伸预塑性应变量的增大,10CrNi5 MoV钢的包申格效应显著增大,在约0.9%预塑性应变量时趋于饱和,此时包申格效应因子为0.72;包申格效应的产生主要与位错运动和背应力有关,热处理均可显著减弱10CrNi5MoV钢的包申格效应.
关键词:
包申格效应
,
屈服强度
,
位错
,
热处理
高尚青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718
为确保申家峪尾矿库坝体的安全稳定,根据尾矿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对申家峪尾矿库的渗流条件进行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并建立了反映主要坝体结构和周边岩体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MIDAS/GTS NX计算软件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尾矿坝终期标高340 m时正常工况下坝体的渗流特性和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渗流情形;评价分析了尾矿库在终期堆积标高时的渗流稳定性,并为坝体抗滑稳定验算提供了准确的浸润面位置。通过工程分析证明,利用MIDAS/GTS NX计算软件可以较好地模拟尾矿库的渗流特性,对尾矿库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尾矿库
,
有限元
,
渗流稳定性
,
浸润线
牛超
,
臧顺来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简单剪切试验装置和三维数字散斑应变测量分析系统,对SPCC冷轧钢板和AA6061铝板两种材料进行了简单剪切试验,对其包申格效应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简单剪切试验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反向加载,且能得到较大变形时的力学特性,同时散斑应变测量方法由于能够获得试样表面的整体应变场,保证了剪应变测量的准确性;两种材料在不同的预应变下,正向加载阶段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曲线重合性较好;且随预应变的增加,反向屈服应力增加;通过比较等向强化模型预测结果和试验测试结果,显示两种材料均存在明显包申格效应、瞬态效应,而SPCC钢板表现的更为明显永久软化效应.
关键词:
金属薄板
,
包申格效应
,
简单剪切
,
数字散斑
储荣邦
,
桑保华
电镀与涂饰
阐述了第三代核电站(AP1000)建设对装置可靠性的要求,指出核用不锈钢镀硬铬的难点及镀层的性能指标,介绍了南通市申海工业技术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方面的经验,包括前处理工艺,杂质控制措施,大尺寸、复杂结构零件的均镀技术,以及大批量生产时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
关键词:
核电站
,
不锈钢
,
镀硬铬
,
可靠性
,
纯度
,
均匀性
,
前处理
,
质量控制
张弗天
,
车成卫
,
靳达申
材料导报
概要介绍了金属材料学科1996年立项的面上项目的总结情况,在详细分析基金成果各种指标的基础上,对能体现基础研究特点的成果进行了排序和初步分析,并从管理角度评速了一些有特色的总结.还指出在结题报告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论述了定期评述结题项目的意义,以及建立成果评价规范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结题管理,奖优惩劣,促进基金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基金项目
,
结题
,
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