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霞
,
闫亚明
,
邓蜀平
,
白光君
,
蒋云峰
,
宋惠森
,
王钰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1.04.013
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缩写为PAN)基炭纤维市场需求旺盛,但由于我国PAN基炭纤维生产企业规模小、产品性能低,产品占领不了市场,企业效益欠佳.通过经济规模方法的分析,就国内现有技术状况和两个样本生产线,用工程技术法对PAN基炭纤维的经济规模进行分析,为我国炭纤维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分析表明,国内PAN基炭纤维经济规模的起点为200t/a~275t/a.
关键词:
PAN基炭纤维
,
经济规模
,
工程技术法
魏彤
,
张友兰
,
王利军
,
白光君
,
魏淑杰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2.07.005
考察了炭黑表面性质、分散剂疏水基团结构对炭黑与分散剂锚接强度的影响,以及电解质的加入对分散后炭黑粒子间的电斥力和炭黑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疏水端平面结构好、亲水端可解离的阴离子聚合物分散剂抗电解质能力很强,以其为分散剂分散原生粒径较小的酸性炭黑,可以得到稳定性优良的分散液.
关键词:
水性体系
,
炭黑
,
分散
,
电解质
李绍霞
,
李大吉
,
王亚平
,
王卓
材料导报
白光LED是新型的固体照明光源,具有耗电量小、寿命长、环保、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主要介绍了与白光LED相匹配的光转换材料的种类及每种光转换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因颜色稳定、色彩还原性好,成为白光LED用光转换材料的研究热点,此外由于近紫外LED芯片的研究也比较活跃,所以目前对于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的研究多是基于近紫外芯片激发.随着研究的深入,近紫外LED与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相匹配实现白光发射有望成为白光LED产业化的主体.
关键词:
白光LED
,
光转换材料
,
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
程江
,
于军胜
,
赵娟
,
涂铭旌
材料导报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具有质轻且薄、视角宽、色彩鲜艳、节能环保、柔性弯曲的独特优点.白光OLED在未来固态照明和平板显示方面展现出了美好的应用前景,成为国内外的研究重点.通过结构设计和器件优化,目前白光OLED的发光效率已经能够达到荧光灯的效率.主要讨论了近年来自光OLED的主要发展,并从发光染料的角度讨论了不同类型白光器件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OLED
,
白光器件
,
荧光
,
磷光
,
聚合物
张凯
,
刘河洲
,
胡文彬
材料导报
白光LED被称作第四代照明光源,有着庞大的市场.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几种制备方法,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概述了白光LED用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特性,并指出了白光LED用荧光粉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白光LED
,
荧光粉
,
激发光谱
,
发射光谱
王德刘
,
傅仁利
,
何洪
,
宋秀峰
,
沈源
材料导报
白光LED是新一代半导体照明光源,高效光转换材料的合成制备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简要介绍了白光LD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光转换材料的光转换性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白光LED用光转换材料体系和性能特点,最后探讨了光转换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白光LED
,
光转换材料
,
光转换性
臧竞存
,
祁阳
,
刘燕行
材料导报
固体白光照明节能省电、无污染、长寿命,是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新一代半导体光源.介绍了白光LED的产生、优点和研究现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动态,主要包括蓝光、紫外光和近紫外光转换型荧光粉,并介绍了新型单一相白光LED荧光粉和新型荧光体的发展状况,最后分析和评述了我国白光LED的差距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固体照明
,
LED
,
荧光粉
,
稀土发光材料
陈志忠
,
秦志新
,
胡晓东
,
于彤军
,
杨志坚
,
章蓓
,
姚光庆
,
邱秀敏
,
张国义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4.02.002
用1 mm×1 mm的大尺寸GaN基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和YAG∶Ce黄光荧光粉在食人鱼支架上封装大功率白光LED.其200 mA下的发光功率为13.8 mW,约为相同LED外延片制备的普通尺寸LED的10倍.同时改变注入电流,发现功率曲线直到200 mA仍没有出现饱和或下降的趋势,白光的色温从5 300 K下降至4 800 K.同时研究了不同荧光粉混合比例对白光色度的影响.
关键词:
白光LED
,
大功率
,
荧光粉
,
色温
马颖
,
韩薇
,
张方辉
,
袁桃利
,
刘丁涵
,
蒋谦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12601.0040
制备了白光OLED器件,器件结构为:ITO/2T-NATA(15 nm)/NPB(25 nm)/ADN:TBPe[(20-x)]nm、ADN:TBPe:DCJFB(x nm)/Alq3(20 nm)/LiF(1 nm)/A14(100 nm).研究了ADN:TBPE:DCJTB层厚度从0~8 nm变化时对器件发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ADN:TBPE:DCJTB层厚度为0时,器件发蓝光;随着ADN;TBPE:DCJTB层厚度的增加,器件发光的色坐标从蓝光区进入白光区,在ADN:TBPE:DCJTB层厚度为6~8 nm时得到色坐标较好的白光器件.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
白光
,
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