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5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Al2O3-SiO2-TiO2-ZrO2复合陶瓷膜的制备与表征

徐晓虹 , 张英 , 吴建锋 ,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3.05.007

采用Sol-Gel法制备出掺杂SiO2,TiO2及ZrO2改性的γ-Al2O3膜,并通过SEM,EPMA,AFM等测试手段对膜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制膜工艺条件对膜性能及结构的影响.制备的Al2O3复合膜膜厚为1~2μm,结构均匀无缺陷.

关键词: 复合陶瓷膜 , 制备 , 表征

渚文化玉器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考古学意义

程军 , 杨学明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关键词: 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

逆胶束介导化学发光法测定烟酸替诺

石文兵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9.027

在酸性条件下,烟酸替诺分子中氮原子被质子化后与阴离子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被三氯甲烷带入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C)逆胶束中,离解出来的AuCl-4立即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发光强度与烟酸替诺的含量呈线性关系. 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烟酸替诺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1~15×10-6 g/mL,检出限(3σ)为0.4×10-9 g/mL,对浓度为1.0×10-6 g/mL的烟酸替诺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RSD为1.26%. 方法简单、灵敏,已成功用于针剂中烟酸替诺的测定.

关键词: 逆胶束 , 烟酸替诺 , 化学发光

优质白色颜料--钛

汪镜亮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4-3962.2004.08.003

阐述了钛颜料的性能及主要用途,分析和预测了未来的钛市场.

关键词: , 白色颜料 , 性能 , 用途 , 市场

泥脱硅液铁含量控制研究?

刘延红 , 王宝冬 , 孙琦 , 肖永丰 , 王晓欢 , 刘晓婷 , 赵立军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增刊(Ⅱ).020

神华集团粉煤灰“一步酸溶法”提取氧化铝技术产生的副产品—泥,主要成分 SiO270%以上,是很好的硅基原料.主要分析了泥脱硅液中铁的存在状态与去除方法,研究了碳分法、锰砂滤料吸附、膜分离技术等的除铁效果.结果表明,泥中的铁主要有两个来源:(1)“一步酸溶法”工艺过程中未溶解的Fe2 O3和FeO,这部分铁的氧化物在脱硅过程中与热碱不发生反应;(2)浸出液中的FeCl3和FeCl2,这部分铁的氯化物是脱硅液中铁的主要来源,与热碱反应生成 FeO-2和 FeO2-2.泥经过干燥,其中的 FeCl3和 FeCl2转化为 Fe2 O3和 Fe (OH)3,少量不能与热碱发生反应,以纳米颗粒形式存在于脱硅液中.实验条件下,干燥泥与洗涤泥相比, SiO2溶出率稍低(>71%);脱硅液中SiO2浓度为150.0 g/L时,铁含量约182.2 mg/L.碳分法除铁可以降低溶液中铁离子含量至30 mg/L左右(主要是硅铁络合离子 FeOSi(OH)32+),使之转化为 Fe(OH)3颗粒:一部分随偏硅酸沉淀除去,一部分以纳米胶粒形式留在碳分液中,粒径主要分布在1~12 nm.继续利用锰砂滤料和膜分离技术,除铁率均小于50%.二次碳分法制备SiO2粉末,产品含量为227 mg/kg.

关键词: , 脱硅液 , 去除 , 碳分法 , 锰砂滤料 , 膜分离技术

磁控溅射成膜温度对纯铝薄膜小丘生长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工艺率的影响

刘晓伟 , 郭会斌 , 李梁梁 , 郭总杰 , 郝昭慧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4.0548

纯铝薄膜被广泛用作TFT LCD的金属电极,但纯铝薄膜在热工艺中容易产生小丘,对TFT的阵列工艺的率有较大影响.本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沉积纯铝薄膜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通过电学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应力测试等方法对不同温度下沉积的纯铝薄膜的小丘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纯铝成膜温度提高,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大,退火后产生小丘的密度和尺寸明显降低,温度应力曲线中屈服点温度也相应提高.量产中适当提高成膜温度,可以有效抑制小丘的发生,提高TFT阵列工艺的量产率.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阵列工艺 , 磁控溅射 , 纯铝薄膜 , 小丘 , 量产

卧式砂磨研究

王海波 , 王斌

硅酸盐通报

以湿球磨钛初品为原料,利用卧式砂磨机研究了不同砂磨工艺对浆料粒度的影响,并考察了浆料不同粒度对其度和水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优的砂磨工艺为砂磨转速3000 r/min,锆珠粒径1.8 mm,进料浓度410 g/L,进料泵转速l,填充率80%;在较优条件下实验室一级砂磨后的浆料中值粒径相对现场两级砂磨浆料降低了36 nm;粒度越小,浆料水分散性越好,当浆料中值粒径为231 nm时,水分散性达到99.3%,浆料不同粒度对白度基本没有影响.实验结果对生产现场砂磨能够提供重要的理论及技术支撑.

关键词: 卧式砂磨 , 工艺参数 , 粒度 , , 水分散性

高耐水叔丙乳液的合成及耐水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万梅 , 黄文武 , 王位

涂料工业

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与叔碳酸乙烯酯单体共聚,用乳化剂稳定技术制备了一种小粒径的叔丙乳液(叔碳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研究了单体组成、功能单体、养护条件等因素对涂膜耐水性能的影响.量化表征水性能方法测试表明:叔丙体系耐水性能优于纯丙体系;当有机硅含量为单体总量的1%,交联单体含量为单体总量的1.5%时,涂膜耐水性能最好;另外,疏水单体含量越高,养护时间越长或温度越高,耐水性能越好.

关键词: 耐水 , 叔丙乳液 , 疏水单体

中国钛工业发展展望

李易东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1.11.004

从组建大型集团,增强规模效益,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动钛白粉工艺技术与装备开发,加快钛矿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展望了中国钛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 , 发展 , 工艺

窑灰生产搪瓷钛的研究

梅涛 , 肖永华 , 何灵燕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01.04.006

研究了用窑灰生产搪瓷钛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控制条件,找出了一条用窑灰生产高质量搪瓷钛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 窑灰 , 搪瓷钛 , 生产工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7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