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浸没式中空纤维帘式膜处理造纸白水实验研究

王磊 , 戴海平 , 白玉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8.02.012

采用浸没式中空纤维帘式膜(MFS)过滤工艺对山东某造纸厂的造纸白水进行处理,考察本工艺对造纸白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处理效果和膜的污染情况.通过30天的运行,产水水质良好,产水浊度小于0.1 NTU,且系统运行稳定.用超滤水在0.06 MPa下反洗,取得理想的效果,说明该工艺可以运用在实际生产中,对造纸白水进行循环回用,实现零排放.

关键词: 浸没式帘式膜 , 造纸白水 , 零排放 , 膜通量 , 产水浊度

树脂对风化汉白玉文物的保护作用

何海平 , 梅建军 , 胡媛媛

腐蚀与防护

通过检测耐酸碱盐腐蚀性、耐酸度、透气性、憎水性、耐光老化性等性能,对目前应用于石质文物保护效果较好的丙烯酸类、氟碳树脂类和有机硅类三种树脂材料的保护性能进行评定.研究发现,三种树脂材料都对汉白玉文物有较好的保护性能,但有机硅树脂的透气性和憎水性能等要明显优于丙烯酸类和氟碳树脂类,更加适合于室外风化汉白玉文物的保护.

关键词: 白玉文物 , 风化 , 保护 , 树脂材料

白玉兰落叶水浸出液抑制蓝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汪小雄 , 姜成春 , 汪晓军 , 谢炜平 , 朱佳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0901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对暴露于不同浓度白玉兰落叶水浸出液下微囊藻生长、最大光合作用效率( Fv/Fm )、实际光合作用效率[ Y(Ⅱ)]、光能利用效率( alpha)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 rETRmax)进行为期15 d的检测,分析白玉兰落叶浸出液对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影响.结果发现,白玉兰落叶浸出液能有效抑制微囊藻的生长,呈明显浓度抑制型变化,抑藻能力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低浓度(0.4、0.8、1.2、1.6 g·L-1)浸出液胁迫下,对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显著影响;高浓度(2.0 g·L-1)浸出液胁迫下,在早期(4 d内)对荧光参数有极显著抑制作用.三维荧光图谱表明,在投量为2.0 g·L-1时,第15天色氨酸及酪氨酸荧光峰强度约为1.2 g·L-1投量情况下的1/3,同时腐殖酸的荧光峰强度减弱.第7—15天,藻细胞生长的半抑制浓度EC50值最小约为0.5—0.7 g·L-1.

关键词: 白玉 , 铜绿微囊藻 , 化感作用 , 浮游植物荧光仪

白玉废料制备球形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康明 , 廖其龙 , 尹光福 , 孙蓉

材料导报

将汉白玉废料通过高温煅烧分解得到氧化钙,再用氯化铵循环液溶解氧化钙制得碱性氯化钙溶液,除去其中的Mg、Fe等杂质得到氯化钙精制溶液,利用化学方法合成得到碳酸钙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激光粒度分析仪、白度仪对碳酸钙产品的晶相组成、形貌、粒度分布、白度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所得产品为纯度达98.5%以上、白度达97%以上、平均粒度为80nm左右的球形纳米级碳酸钙.并对碳化反应速率及合成球形纳米碳酸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中循环使用NH4Cl,氨的排放量小,减少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 白玉废料 , 球形纳米碳酸钙 , 氯化铵 , 循环

燃气轮机透平喷嘴叶片断裂失效分析

崔雄华 , 刘树涛 , 朱宝田 , 王彩侠 , 唐丽英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3.024

对钴基高温合金断裂叶片进行了宏观检查、化学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断裂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热腐蚀及硫和矾腐蚀引起叶片壁厚严重减薄且材料老化,导致其强度不足所.

关键词: 钴基合金 , 叶片断裂 , 失效分析 , 腐蚀 , 老化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